基于熵理论的精益生产系统的可控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4页 |
2.1 熵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2 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体系 | 第19-24页 |
第三章 生产系统的熵增与熵变模型 | 第24-43页 |
3.1 生产系统熵产生的机理分析 | 第24-27页 |
3.2 生产系统熵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27-29页 |
3.3 生产系统熵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43页 |
第四章 基于熵理论的生产系统的精益化改进 | 第43-52页 |
4.1 要素流转的复杂性熵测度 | 第43-44页 |
4.2 高可靠性团队的培养:人员熵减 | 第44-46页 |
4.3 全员生产维护:机器设备熵减 | 第46-47页 |
4.4 科学化的物料供应:物料熵减 | 第47页 |
4.5 标准的网络化整合:方法熵减 | 第47-49页 |
4.6 氛围改进:环境熵减 | 第49-51页 |
4.7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D公司的精益之路 | 第52-65页 |
5.1 D公司概况 | 第52页 |
5.2 车间管理问题挖掘 | 第52-57页 |
5.3 精益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第57-61页 |
5.4 精益改善效果的熵评估 | 第61-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6.2 存在缺陷 | 第65页 |
6.3 进一步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附录一 | 第70-71页 |
附录二 | 第71-7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