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成形Ti-6Al-4V合金微观组织演变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48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钛与α+β钛合金简介第15-26页
        1.2.1 钛与钛合金第15-16页
        1.2.2 钛与α+β钛合金中的固态相变第16-22页
        1.2.3 α+β钛合金的典型微观组织及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第22-26页
    1.3 SEBM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6-45页
        1.3.1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分类第26页
        1.3.2 SEBM技术的成形原理和应用第26-31页
        1.3.3 SEBM技术成形Ti-6Al-4V合金的研究现状第31-45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45-48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48-56页
    2.1 实验原料第48页
    2.2 主要使用的设备及参数第48-50页
        2.2.1 Arcam A2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设备第48-50页
        2.2.2 热等静压设备第50页
    2.3 样品的制备与检测第50-56页
        2.3.1 表观密度检测第50-51页
        2.3.2 电脑断层扫描第51页
        2.3.3 表面粗糙度与形貌分析第51页
        2.3.4 金相试样制备和观察第51页
        2.3.5 X射线衍射第51-52页
        2.3.6 扫描电镜与电子背散射衍射第52页
        2.3.7 聚焦离子束技术制备透射电镜样品第52-53页
        2.3.8 离子减薄法制备透射电镜样品第53-54页
        2.3.9 透射电镜第54页
        2.3.10 力学性能检测第54-56页
第3章 SEBM技术成形Ti-6Al-4V合金的固态相变和微观组织演变第56-74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实验过程第56-57页
        3.2.1 SEBM技术成形Ti-6Al-4V样品第56页
        3.2.2 微观组织的表征第56-57页
    3.3 实验结果第57-67页
        3.3.1 样品顶部和底部的微观组织第57-61页
        3.3.2 微观组织的EBSD表征第61-65页
        3.3.3 微观组织的TEM表征第65-67页
    3.4 讨论第67-71页
        3.4.1 马氏体相和界面相的形成第67-69页
        3.4.2 块状相的形成及其形貌特征第69-70页
        3.4.3 SEBM技术成形Ti-6Al-4V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第70-71页
    3.5 本章小结第71-74页
第4章 SEBM技术成形Ti-6Al-4V合金的方向效应与尺寸效应的研究第74-94页
    4.1 引言第74页
    4.2 实验过程第74-7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5-91页
        4.3.1 成形方向和样品直径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75-79页
        4.3.2 成形方向和样品直径对内部缺陷的影响第79-85页
        4.3.3 成形方向和样品直径对微观组织的影响第85-89页
        4.3.4 成形方向和样品直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9-91页
    4.4 本章小结第91-94页
第5章 SEBM技术成形300mm高Ti-6Al-4V合金棒状样品的研究第94-108页
    5.1 引言第94页
    5.2 实验过程第94-9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6-106页
        5.3.1 沉积态中的缺陷分布第96-99页
        5.3.2 成形高度和HIP处理对微观组织的影响第99-104页
        5.3.3 成形高度和HIP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04-106页
    5.4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6章 SEBM技术成形220mm高Ti-6Al-4V合金板材的研究第108-120页
    6.1 引言第108页
    6.2 实验过程第108-109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9-118页
        6.3.1 板材沉积态和HIP处理后的微观组织第109-112页
        6.3.2 HIP处理后组织取向的变化第112-114页
        6.3.3 板材沉积态和HIP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第114-116页
        6.3.4 板材沉积态和HIP处理后的断口分析第116-118页
    6.4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20-124页
    7.1 结论第120-121页
    7.2 展望第121-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二并联机床的高性能钻尖刃磨理论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电子束+稀土Nd)复合表面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