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信托论文

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发展机遇与风险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1 国内租赁服务业发展现状的研究第11页
        1.2.2 关于互联网融资租赁的研究第11页
        1.2.3 关于融资租赁风险的研究第11-12页
        1.2.4 文献小结与评价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3.3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第15-24页
    2.1 天津发展融资租赁业的原因第15-16页
    2.2 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第16-22页
        2.2.1 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第16-17页
        2.2.2 业务总量占全国份额近三分之一第17-19页
        2.2.3 注册资金接近翻倍第19-21页
        2.2.4 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及GDP渗透率持续增长第21-22页
    2.3 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第22-24页
第三章 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机遇第24-28页
    3.1 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第24-25页
    3.2 战略机遇第25-26页
        3.2.1 天津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融资租赁业“自由港”第25页
        3.2.2“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天津融资租赁业加速发展第25-26页
    3.3 互联网+融资租赁的创新机遇第26-28页
第四章 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业的内外风险第28-33页
    4.1 融资租赁风险类别第28-31页
        4.1.1 来自承租人及供货商的风险第28页
        4.1.2 来自市场的风险第28-29页
        4.1.3 出租人自有的风险第29-30页
        4.1.4 其他风险第30-31页
    4.2 融资租赁风险的特征第31页
    4.3 诱发融资租赁风险的原因第31-33页
        4.3.1 诱发风险的外部原因第31-32页
        4.3.2 诱发风险的内部原因第32-33页
第五章 融资租赁公司风险评估案例分析第33-45页
    5.1 案例公司的背景介绍第33-34页
        5.1.1 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第33页
        5.1.2 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第33-34页
    5.2 CAMELS风险评级的六个指标第34-38页
        5.2.1 资本充足性第34-35页
        5.2.2 资产质量第35页
        5.2.3 管理能力第35-36页
        5.2.4 盈利能力第36页
        5.2.5 流动性第36-37页
        5.2.6 市场敏感性第37-38页
    5.3 进行CAMELS风险评级分析第38-45页
        5.3.1 对资本充足性的评估第38页
        5.3.2 对资产质量的评估第38-39页
        5.3.3 对管理能力的评估第39-41页
        5.3.4 对盈利能力的评估第41-42页
        5.3.5 对流动性的评估第42-43页
        5.3.6 对市场敏感性的评估第43页
        5.3.7 案例分析评估结果第43-45页
第六章 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业风险应对策略第45-54页
    6.1 政府层面第45页
        6.1.1 加快融资租赁法律法规建设第45页
        6.1.2 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监管第45页
        6.1.3 完善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第45页
    6.2 租赁行业层面第45-46页
        6.2.1 建立租赁行业协会第45-46页
        6.2.2 建立战略联盟第46页
    6.3 融资租赁企业层面第46-54页
        6.3.1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制度第46-47页
        6.3.2 通过物权登记规避风险第47页
        6.3.3 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应对利率风险第47-48页
        6.3.4 利用衍生金融产品以及其他方法应对汇率风险第48-49页
        6.3.5 采用市场调查法应对产品价格风险第49-50页
        6.3.6 设立三道“防火墙”应对战略风险第50页
        6.3.7 加强企业内部人员、业务流程及系统的控制应对操作风险第50-51页
        6.3.8 建立多样化融资渠道及风险预警系统应对流动性风险第51页
        6.3.9 通过选择合适的租赁物及缩短租赁期限应对技术风险第51-52页
        6.3.10 通过购买保险应对政治风险第52页
        6.3.11 及时调整纳税计划应对税收政策风险第52-53页
        6.3.12 通过购买灾害保险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第53-54页
结束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KMV模型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研究--以招商银行为例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银行智慧型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