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评价方法 | 第13-15页 |
1.2.2 沥青及集料特性对黏附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3 表面分析技术 | 第16-18页 |
1.2.4 沥青与集料的黏附强度 | 第18-19页 |
1.2.5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机理研究 | 第23-34页 |
2.1 液体沥青-集料黏附机理 | 第23-26页 |
2.2 固体沥青-集料的黏附机理 | 第26-29页 |
2.2.1 固体沥青-集料间黏附的本质 | 第26-28页 |
2.2.2 固体界面间的摩擦与黏附 | 第28-29页 |
2.3 黏附性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2.4 沥青与集料剥落原理分析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沥青与集料表面特性分析 | 第34-62页 |
3.1 基于压汞法的集料表面孔隙分析 | 第34-43页 |
3.1.1 试验原理 | 第34-37页 |
3.1.2 原材料性质及试验步骤 | 第37-38页 |
3.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43页 |
3.2 基于扫描电镜(SEM)的集料表面纹理分析 | 第43-48页 |
3.2.1 SEM扫描图像的获取及处理 | 第43-46页 |
3.2.2 集料表面纹理的分形表征 | 第46-48页 |
3.3 基于AFM的沥青表面特性分析 | 第48-56页 |
3.3.1 AFM测试原理 | 第48-49页 |
3.3.2 AFM成像模式 | 第49-50页 |
3.3.3 沥青的AFM成像 | 第50-53页 |
3.3.4 沥青老化对表面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53-56页 |
3.4 集料表面特性与沥青吸附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56-60页 |
3.4.1 吸附沥青量计算 | 第56-57页 |
3.4.2 集料吸附沥青量灰色关联分析 | 第57-60页 |
3.5 沥青及集料表面特性对浸润性和黏附性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沥青与集料的浸润模型 | 第62-81页 |
4.1 固-液接触模型 | 第62-64页 |
4.2 沥青-集料接触角测定 | 第64-65页 |
4.3 集料表面纹理的表征和获取 | 第65-73页 |
4.3.1 集料纹理的表征 | 第65-68页 |
4.3.2 集料纹理参数获取 | 第68-73页 |
4.4 考虑集料表面特性的浸润模型 | 第73-77页 |
4.5 沥青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7-80页 |
4.5.1 沥青表面张力的温度敏感性分析 | 第77-79页 |
4.5.2 沥青种类对表面张力影响分析 | 第79页 |
4.5.3 沥青老化对表面张力影响分析 | 第79-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评价方法比选 | 第81-110页 |
5.1 水煮法评价 | 第81-83页 |
5.2 基于浸润参数的黏附性评价 | 第83-84页 |
5.2.1 集料表面孔隙的孔径 | 第83页 |
5.2.2 沥青浸润深度 | 第83-84页 |
5.3 润湿力与扩散速度 | 第84-88页 |
5.3.1 润湿力 | 第84-85页 |
5.3.2 扩散速率试验 | 第85-88页 |
5.4 表面能参数 | 第88-90页 |
5.4.1 黏附功 | 第88-89页 |
5.4.2 浸湿功 | 第89-90页 |
5.5 基于搅动水吸附法的黏附性评价 | 第90-96页 |
5.5.1 试验原理及步骤 | 第90-92页 |
5.5.2 溶液浓度及波长选择 | 第92-94页 |
5.5.3 不同岩性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评价 | 第94-95页 |
5.5.4 沥青老化对黏附性影响分析 | 第95-96页 |
5.6 沥青介电特性的分析和评价 | 第96-101页 |
5.6.1 沥青种类的影响 | 第96-99页 |
5.6.2 沥青老化的影响 | 第99-101页 |
5.7 基于附着力的黏附性评价 | 第101-106页 |
5.7.1 试验仪器及步骤 | 第101-103页 |
5.7.2 破坏类型及断裂位置 | 第103-105页 |
5.7.3 附着力测试及评价 | 第105-106页 |
5.8 黏附性评价方法比选 | 第106-108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基于附着力的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评价分析 | 第110-130页 |
6.1 沥青-集料附着力理论计算 | 第110-112页 |
6.2 沥青与石料附着力的测试分析 | 第112-117页 |
6.2.1 原材料指标 | 第112-113页 |
6.2.2 不同种石料与沥青的附着力测试 | 第113-115页 |
6.2.3 矿物成分的影响分析 | 第115-117页 |
6.3 水浸对集料黏附性的影响 | 第117-120页 |
6.4 黏附性愈合能力评价 | 第120-122页 |
6.5 沥青组分对附着力的影响分析 | 第122-123页 |
6.6 沥青胶浆与集料的黏附性能分析 | 第123-127页 |
6.6.1 不同粉胶比时胶浆与集料的附着力 | 第123-125页 |
6.6.2 石粉含量对胶浆与集料的附着力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6.6.3 泥粉对胶浆与集料的附着力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6.6.4 消石灰对胶浆与集料的附着力的影响 | 第127页 |
6.7 沥青老化对附着力的影响分析 | 第127-129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七章 动水冲刷作用对沥青与集料黏附性影响分析 | 第130-140页 |
7.1 动水冲刷作用机理 | 第130-131页 |
7.2 基于流体力学的水冲刷对沥青剥落的影响 | 第131-139页 |
7.2.1 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第131-134页 |
7.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34-136页 |
7.2.3 水冲刷对沥青剥落的影响分析 | 第136-139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第八章 基于水稳定性能的沥青与集料附着力评价 | 第140-147页 |
8.1 水稳定性能评价方法 | 第140-142页 |
8.2 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评价 | 第142-146页 |
8.2.1 原材料性质及混合料设计 | 第142-143页 |
8.2.2 水稳定性能与附着力对比分析 | 第143-146页 |
8.3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47-15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7-149页 |
创新点 | 第149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49-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1页 |
附表A 二值化处理的MATLAB代码 | 第161-163页 |
附表B 计算二值化图像中黑白两色比例的MATLAB代码 | 第163-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