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跨国公司论文

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治理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2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22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2-24页
        1.3.1 研究思路第22-23页
        1.3.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4页
    1.4 基本概念界定第24-26页
    1.5 相关理论基础第26-28页
第二章 跨国公司在中国商业贿赂的实证分析第28-49页
    2.1 跨国公司在中国商业贿赂的近况第28-32页
    2.2 跨国公司在中国商业贿赂的经典案例回顾第32-38页
        2.2.1 朗讯案第32-33页
        2.2.2 力拓案第33-34页
        2.2.3 葛兰素史克案第34-38页
    2.3 当前在华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盛行的原因第38-41页
        2.3.1 商业利益的驱使第38页
        2.3.2 中国“人情”文化的影响第38-39页
        2.3.3 跨国企业本土化发展的需求第39-40页
        2.3.4 行政垄断特权的存在第40-41页
        2.3.5 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第41页
    2.4 当前在华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手段第41-46页
        2.4.1 行贿的渠道第41-43页
        2.4.2 行贿的方式第43-46页
    2.5 当前在华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危害第46-49页
        2.5.1 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损害公民利益第46页
        2.5.2 阻碍技术创新,危害民族企业第46-47页
        2.5.3 危及国家经济安全,造成社会财富流失第47-48页
        2.5.4 鼓励腐败行为,抹黑中国市场的形象第48-49页
第三章 当前我国跨国公司商业贿赂治理的不足第49-58页
    3.1 法律体系的宽松化、碎片化第49-51页
        3.1.1 立法冲突与宽松化第49-50页
        3.1.2 法律碎片化,专门法缺位第50-51页
    3.2 制度设计不完善第51-53页
        3.2.1 行政执法体制不健全第51-52页
        3.2.2 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缺陷第52-53页
    3.3 市场监管存在缺陷第53-55页
        3.3.1 市场的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善第53页
        3.3.2 行政力量对市场干预过多第53-54页
        3.3.3 企业内控机制建设滞后第54-55页
    3.4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第55-56页
        3.4.1 群众反商业贿赂热情不高第55-56页
        3.4.2 行业自律机制建设不足第56页
    3.5 反商业贿赂制度的国别差异第56-58页
        3.5.1 行政制度不一致第56-57页
        3.5.2 司法制度不相同第57-58页
第四章 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治理路径研究第58-68页
    4.1 完善治理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法律第58-59页
        4.1.1 立法的统一和拓展第58页
        4.1.2 制定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第58-59页
    4.2 完善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执法及其监管体制第59-61页
        4.2.1 理顺跨国公司商业贿赂执法体制第59-60页
        4.2.2 健全政府内部反商业贿赂的监督制约机制第60-61页
    4.3 整改司法机构,提高司法力量反商业贿赂的能动性第61-63页
        4.3.1 健全司法制约机制第61-62页
        4.3.2 保证司法机关的独立性第62-63页
        4.3.3 提高司法介入的主动性第63页
    4.4 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督机制建设第63-65页
        4.4.1 放宽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第63-64页
        4.4.2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第64页
        4.4.3 建立企业监督机制第64-65页
    4.5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行动第65-67页
        4.5.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第65-66页
        4.5.2 调动社会团体的积极性第66页
        4.5.3 完善举报制度与举报人保护奖励制度第66-67页
    4.6 深入地推进国际化合作第67-68页
        4.6.1 签订多边合作互助条约第67页
        4.6.2 积极参与国际反腐组织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附录第74-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权力清单构筑模式研究
下一篇:社交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特征和作用研究--以天津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