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电子证据搜查、扣押制度的完善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4页 |
| 一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页 |
| 四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刑事电子证据搜查、扣押原则 | 第14-22页 |
| 第一节 刑事电子证据搜查、扣押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9页 |
| 一 刑事电子证据搜查、扣押的概念 | 第14页 |
| 二 刑事电子证据搜查、扣押的分类 | 第14-15页 |
| 三 刑事电子证据搜查、扣押的特征 | 第15-19页 |
| 第二节 刑事电子证据搜查、扣押原则 | 第19-22页 |
| 一 及时性原则 | 第19页 |
| 二 合法性原则 | 第19页 |
| 三 被扣押者及相关第三者协助原则 | 第19-20页 |
| 四 科学性原则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域外电子证据搜查、扣押制度 | 第22-28页 |
| 第一节 令状原则 | 第22-25页 |
| 一 令状原则的概念 | 第22-23页 |
| 二 令状原则在域外各国刑事诉讼中的表现 | 第23-25页 |
| 第二节 电子证据保管链制度 | 第25-27页 |
| 一 电子证据保全 | 第25页 |
| 二 电子证据保管链制度 | 第25-27页 |
| 第三节 合理的隐私期待权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我国搜查、扣押刑事电子证据的现状及问题 | 第28-39页 |
| 第一节 我国搜查、扣押刑事电子证据的现状 | 第28-29页 |
| 一 电子证据搜查、扣押的一般规定 | 第28页 |
| 二 电子证据搜查、扣押的特殊规定 | 第28-29页 |
| 第二节 我国搜查、扣押刑事电子证据存在的问题 | 第29-39页 |
| 一 搜查、扣押刑事电子证据存在的立法缺陷 | 第29-35页 |
| 二 搜查、扣押刑事电子证据面临的实践问题 | 第35-39页 |
| 第四章 我国刑事电子证据搜查、扣押制度的完善 | 第39-46页 |
| 第一节 刑事电子证据搜查、扣押制度的完善 | 第39-43页 |
| 一 明确启动条件 | 第39-40页 |
| 二 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 第40-41页 |
| 三 完善电子证据保管链制度 | 第41-42页 |
| 四 完善执行程序 | 第42-43页 |
| 第二节 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 | 第43-46页 |
| 一 注重正当程序 | 第43-44页 |
| 二 加强对公民隐私权利的保障 | 第44页 |
| 三 取证人员专业化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