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11-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3 研究范围 | 第12页 |
1.2.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5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1.4 小结 | 第16-17页 |
2 环境心理学在现代儿童医疗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与设计策略 | 第17-40页 |
2.1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 第17页 |
2.2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2.2.1 生理需求层面 | 第18页 |
2.2.2 安全需求层面 | 第18页 |
2.2.3 社交需求层面 | 第18-19页 |
2.2.4 尊重需求层面 | 第19页 |
2.2.5 自我实现需求层面 | 第19页 |
2.3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 | 第19-23页 |
2.3.1 儿童心理学理论 | 第19-20页 |
2.3.2 行为心理学理论 | 第20页 |
2.3.3 视知觉心理学理论 | 第20-23页 |
2.4 儿童的需求 | 第23-39页 |
2.4.1 儿童医院受众人群调查浅析 | 第23-24页 |
2.4.2 儿童需求层次性 | 第24-25页 |
2.4.3 所处环境应体现儿童需求 | 第25-27页 |
2.4.4 儿童需求在儿童医疗空间中的体现 | 第27-33页 |
2.4.5 遵循儿童心理学的儿童医疗空间设计原则 | 第33-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柳州市儿童保健中心医疗空间设计对策 | 第40-61页 |
3.1 方案概况 | 第40-44页 |
3.1.1 项目介绍 | 第40-41页 |
3.1.2 各层设置 | 第41-44页 |
3.2 柳州市儿童保健中心规划布局 | 第44-50页 |
3.2.1 功能布局的整体性 | 第44-45页 |
3.2.2 室外场所符合儿童特点 | 第45-46页 |
3.2.3 高效的应急处理流线 | 第46-50页 |
3.3 柳州市儿童保健中心建筑标准 | 第50-55页 |
3.3.1 室外空间亮化 | 第50-52页 |
3.3.2 防护设施符合儿童安全要求 | 第52-53页 |
3.3.3 符合安全性建筑材料 | 第53-54页 |
3.3.4 室内照明符合儿童学 | 第54-55页 |
3.4 柳州市儿童保健中心医疗空间设计对策 | 第55-60页 |
3.4.1 室内空间视觉形象 | 第55-57页 |
3.4.2 公共空间满足使用者需求 | 第57-58页 |
3.4.3 护理病房遵循儿童心理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柳州市儿童保健中心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 第61-66页 |
4.1 环境家庭化 | 第61-62页 |
4.1.1 环境家庭化的多种表现形式 | 第61页 |
4.1.2 环境家庭化过重的弊端 | 第61-62页 |
4.2 医疗科技化 | 第62-63页 |
4.2.1 就诊程序网络化 | 第62页 |
4.2.2 电子病历系统 | 第62-63页 |
4.3 设施游乐化 | 第63-64页 |
4.3.1 丰富的互动游乐设施 | 第63页 |
4.3.2 医疗设备的娱乐化 | 第63-64页 |
4.4 建筑生态化 | 第64-65页 |
4.4.1 自然通风的合理利用 | 第64页 |
4.4.2 自然光的合理利用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图片目录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