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界面非线性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整体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概述第11页
    1.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分类第11-12页
    1.3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1 组合梁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第12-13页
        1.3.2 组合梁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第13页
    1.4 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行为研究现状第13-17页
        1.4.1 基于栓钉作为连接件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4-15页
        1.4.2 栓钉作为连接件的相关试验第15-16页
        1.4.3 PBL剪力连接件相关研究第16-17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组合梁界面行为与力学行为基本分析理论第18-34页
    2.1 两种剪力键的力学特性第18-24页
        2.1.1 栓钉连接件的受力特征及工作机理第18页
        2.1.2 栓钉连接件荷载-滑移曲线第18-21页
        2.1.3 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性能第21-22页
        2.1.4 PBL剪力连接件的荷载-滑移关系第22-24页
    2.2 组合梁界面抗剪刚度第24-26页
        2.2.1 界面抗剪刚度基本概念第24页
        2.2.2 界面抗剪刚度计算方法第24-26页
    2.3 简支组合梁抗弯承载力及变形计算方法第26-34页
        2.3.1 组合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第26-30页
        2.3.2 变形计算方法第30-34页
第3章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行为推出试验第34-41页
    3.1 本文推出试验介绍第34-39页
        3.1.1 试件设计第34-35页
        3.1.2 加载与测试方案第35-36页
        3.1.3 试验结果分析第36-39页
    3.2 对比试验介绍第39-41页
第4章 考虑界面非线性的组合梁有限元分析第41-52页
    4.1 有限元法基本分析原理与假定第41页
    4.2 组合梁界面模拟方法第41-44页
        4.2.1 单元模型选择第42-43页
        4.2.2 剪力键本构关系模拟第43页
        4.2.3 界面连接方式第43-44页
    4.3 组合梁有限元建模第44-47页
        4.3.1 单元选择第44页
        4.3.2 材料定义第44-46页
        4.3.3 建模方案第46-47页
        4.3.4 收敛准则第47页
    4.4 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分析第47-52页
        4.4.1 基本试件第47-48页
        4.4.2 基本参数第48页
        4.4.3 模型创建与荷载施加第48-49页
        4.4.4 模型计算结果与验证第49-52页
第5章 界面非线性对组合梁力学行为影响分析第52-72页
    5.1 刚性连接、栓钉连接与PBL连接组合梁对比第52-56页
        5.1.1 剪力键本构关系对比第52-53页
        5.1.2 组合梁极限承载力与变形影响分析第53-54页
        5.1.3 组合梁滑移特性影响分析第54-55页
        5.1.4 组合梁截面应变分布影响分析第55-56页
    5.2 剪力键是否计入本构关系下降段的组合梁对比第56-59页
        5.2.1 剪力键本构关系对比第56页
        5.2.2 组合梁极限承载力与变形影响分析第56-58页
        5.2.3 组合梁滑移特性影响分析第58页
        5.2.4 组合梁截面应变分布影响分析第58-59页
    5.3 不同配置栓钉的组合梁对比第59-64页
        5.3.1 剪力键本构关系对比第59-60页
        5.3.2 组合梁极限承载力与变形影响分析第60-62页
        5.3.3 组合梁滑移特性影响分析第62-63页
        5.3.4 组合梁截面应变分布影响分析第63-64页
    5.4 不同配置PBL剪力键的组合梁对比第64-70页
        5.4.1 剪力键本构关系对比第64-65页
        5.4.2 组合梁极限承载力与变形影响分析第65-67页
        5.4.3 组合梁滑移特性影响分析第67-69页
        5.4.4 组合梁截面应变分布影响分析第69-70页
    5.5 小结第70-72页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倒装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行为分析
下一篇:新型大纵肋正交异性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优化设计及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