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 第14-18页 |
1.2.1 住房保障制度 | 第14-15页 |
1.2.2 住房公积金制度概念 | 第15-16页 |
1.2.3 社会福利理论 | 第16-17页 |
1.2.4 社会公正 | 第17-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启示 | 第18-21页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21-2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4.2 研究基本方法 | 第22-24页 |
第2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制度安排 | 第24-30页 |
2.1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定位和制度安排 | 第24-27页 |
2.1.1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定位 | 第24-25页 |
2.1.2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制度安排 | 第25-27页 |
2.2 现阶段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性质 | 第27页 |
2.3 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公平和社会福利的定位 | 第27-30页 |
第3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研究 | 第30-54页 |
3.1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问题 | 第30-49页 |
3.1.1 地域之间的不公平 | 第30-41页 |
3.1.2 城镇内部的不公平 | 第41-49页 |
3.2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中产生不公平问题的原因 | 第49-54页 |
3.2.1 制度定位不明导致机制不公 | 第49-50页 |
3.2.2 管理行政化 , 限制了公积金作用发挥 | 第50-52页 |
3.2.3 立法层级低 , 强制性不足导致不公平 | 第52-54页 |
第4章 住房制度的国际启示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 第54-61页 |
4.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发展沿革 | 第54-56页 |
4.2 中央公积金制度主体框架 | 第56-58页 |
4.2.1 中央公积金制度个人账户 | 第56页 |
4.2.2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资金筹集 | 第56-57页 |
4.2.3 中央公积金制度运营管理 | 第57-58页 |
4.3 中央公积金的启示与借鉴 | 第58-61页 |
4.3.1 高层立法保障执行效力 | 第58页 |
4.3.2 强化社会保障资金的市场化运作 | 第58-59页 |
4.3.3 解决住房问题注重阶段性和层次性 | 第59-61页 |
第5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制度安排 | 第61-70页 |
5.1 修正住房公积金制度定位 , 突出住房保障作用 | 第62-63页 |
5.1.1 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公共住房政策受众目标的发展规 律 | 第62-63页 |
5.1.2 要明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63页 |
5.2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顶层设计 , 确保公平公正 | 第63-66页 |
5.2.1 推行灵活的缴存方式 | 第63-64页 |
5.2.2 实施合理的存贷机制 | 第64-66页 |
5.3 理顺运行管理体制 , 实现住房公积金高效运行 | 第66-67页 |
5.3.1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决策机制 | 第66页 |
5.3.2 确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责定位 | 第66-67页 |
5.3.3 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 第67页 |
5.4 完善法律体系 , 为住房公积金制度提供坚强后盾 | 第67-70页 |
结束语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