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

C64K型货车基础制动装置传动规律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闸瓦偏磨问题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内外关于自由度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动力学建模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9-20页
        1.3.1 课题来源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3 研究意义第20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内容安排第20-22页
2 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分析第22-32页
    2.1 基础制动装置原理第22-23页
    2.2 基础制动装置结构分析相关理论第23-26页
        2.2.1 空间混联机构第23页
        2.2.2 螺旋理论第23-24页
        2.2.3 反螺旋的计算和物理意义第24-26页
        2.2.4 变胞机构第26页
    2.3 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分析第26-31页
        2.3.1 制动时机构的自由度分析第27-29页
        2.3.2 制动过程中机构的自由度分析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动力学分析第32-44页
    3.1 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学分析第32-33页
        3.1.1 拉格朗日方法第32页
        3.1.2 广义力的确定第32-33页
    3.2 前制动梁动力学分析第33-39页
        3.2.1 系统的动能第33-34页
        3.2.2 系统的重力势能第34页
        3.2.3 计算系统的广义力第34-37页
        3.2.4 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及求解第37-39页
    3.3 后制动梁动力学分析第39-43页
        3.3.1 系统的动能第39页
        3.3.2 系统的重力势能第39-40页
        3.3.3 系统的广义力第40-41页
        3.3.4 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及求解第41-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建模与仿真第44-62页
    4.1 ADAMS多体动力学与虚拟样机技术第44页
    4.2 基础制动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4.3 基础制动装置的仿真研究第45-46页
    4.4 单因素建模分析第46-54页
        4.4.1 想模型建立第46-48页
        4.4.2 摩擦模型建立第48-49页
        4.4.3 考虑设计间隙的仿真研究第49-51页
        4.4.4 考虑细长杆挠性变形刚柔耦合模型仿真研究第51-54页
    4.5 因素建模分析第54-58页
        4.5.1 摩擦+刚柔耦合模型建立第54-56页
        4.5.2 摩擦+设计间隙模型建立第56-57页
        4.5.3 刚柔耦合+设计间隙模型建立第57-58页
    4.6 多因素建模分析第58-60页
    4.7 本章小结第60-62页
5 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结构改进研究第62-78页
    5.1 提高中拉杆强度以减小挠性变形的影响第62-63页
    5.2 调整设计间隙的影响研究第63-65页
    5.3 不同立柱支点夹角的影响研究第65-71页
    5.4 游动杠杆不同折弯角度的影响研究第71-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8-82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78-79页
    6.2 展望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6-9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载铁路车载ATO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参数台主横梁自动升降与定位锁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