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

地震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变化对堰塞坝稳定性影响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问题提出第13页
    1.3 动荷载作用下动孔隙水压力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边坡稳定分析发展现状第14-19页
        1.4.1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定义第14-15页
        1.4.2 边坡稳定定量分析法第15-19页
    1.5 地震作用下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现状第19页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Geo-Studio软件计算原理介绍第21-35页
    2.1 Geo-Studio软件介绍第21页
    2.2 SEEP/W模块分析原理第21-26页
        2.2.1 SEEP/W模块的特点第22页
        2.2.2 SEEP/W模块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2.2.3 非饱和渗透系数第24-25页
        2.2.4 渗流分析定解条件第25-26页
        2.2.5 收敛判别准则第26页
    2.3 QUAKE/W模块分析原理第26-32页
        2.3.1 土体的本构模型第27-29页
        2.3.2 振动孔隙水压力模型第29-30页
        2.3.3 有限元动力基本方程第30-31页
        2.3.4 动力边界条件第31页
        2.3.5 动力分析的迭代收敛准则第31-32页
    2.4 SLOPE/W模块分析原理第32-34页
        2.4.1 SLOPE/W模块的特点第32-33页
        2.4.2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稳定分析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堰塞坝在地震作用下超孔压的变化及其稳定性分析第35-80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边坡稳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第35-36页
    3.3 基于Geo-Studio的动力稳定性分析第36-40页
        3.3.1 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第36-37页
        3.3.2 数值分析基准模型第37-38页
        3.3.3 边界条件第38-39页
        3.3.4 地震波的选取第39-40页
    3.4 计算方案第40-41页
    3.5 计算结果分析第41-77页
        3.5.1 分析不同峰值加速度对超孔隙水压力及坝体稳定性影响第41-50页
        3.5.2 分析水深变化对超孔隙水压力及坝体稳定性影响第50-56页
        3.5.3 分析迎水坡不同坡比对超孔隙水压力及坝体稳定性影响第56-61页
        3.5.4 分析堆积体不同高度对超孔隙水压力及坝体稳定性影响第61-66页
        3.5.5 分析河床倾角的改变对超孔隙水压力及坝体稳定性影响第66-69页
        3.5.6 分析粘聚力改变对超孔隙水压力及坝体稳定性影响第69-72页
        3.5.7 分析内摩擦角改变对超孔隙水压力及坝体稳定性影响第72-74页
        3.5.8 考虑不同地震波对超孔隙水压力及坝体稳定性影响第74-77页
    3.6 本章小结第77-80页
第4章 米堆沟终碛堤案例分析第80-91页
    4.1 自然环境及地质基础概况第80-82页
        4.1.1 自然地理条件第80页
        4.1.2 地质地貌条件第80-81页
        4.1.3 气候、植被与水文第81页
        4.1.4 地震及新构造运动第81-82页
    4.2 米堆沟终碛堤的基本特征第82页
    4.3 米堆沟终碛堤动力分析第82-90页
        4.3.1 模型的基本信息第82-83页
        4.3.2 网格划分第83页
        4.3.3 边界条件第83-84页
        4.3.4 终碛堤参数第84页
        4.3.5 地震波的选取及输入第84-85页
        4.3.6 计算工况第85页
        4.3.7 计算结果分析第85-90页
    4.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5章 天然土石坝地震稳定性快速评估第91-95页
    5.1 引言第91页
    5.2 正交试验设计法介绍第91-92页
        5.2.1 正交试验表的选用原则第91-92页
        5.2.2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第92页
    5.3 天然土石坝稳定性快速评估表的制定第92-94页
        5.3.1 试验指标与因素的确定第92-93页
        5.3.2 试验因素水平的选取第93页
        5.3.3 正交表的选用第93页
        5.3.4 天然土石坝稳定性快速评估表第93-94页
    5.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95-96页
    6.2 展望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土重力坝静动力特性及疲劳累积损伤分析
下一篇:龙王河水库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