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重力坝静动力特性及疲劳累积损伤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混凝土重力坝应力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混凝土重力坝抗震动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混凝土疲劳问题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1 混凝土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 第16页 |
1.4.2 混凝土疲劳损伤变量研究 | 第16-17页 |
1.4.3 混凝土疲劳累计损伤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重力坝破坏时的动力分析基础理论 | 第19-27页 |
2.1 有限元单元法理论 | 第19-20页 |
2.2 有限单元法在地震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 第20-24页 |
2.2.1 动力分析的反应谱法 | 第20-22页 |
2.2.2 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法 | 第22-24页 |
2.3 重力坝抗震性能 | 第24-27页 |
2.3.1 影响地震的主要参数 | 第25页 |
2.3.2 重力坝设计地震动参数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混凝土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研究 | 第27-32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混凝土的P-D-ε曲线 | 第27-29页 |
3.2.1 基本假设 | 第27页 |
3.2.2 混凝土的D-ε曲线 | 第27-28页 |
3.2.3 混凝土的P-D-s曲线 | 第28-29页 |
3.3 水工混凝的D-ε曲线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重力坝应力应变分析 | 第32-67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2页 |
4.2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32-34页 |
4.2.1 计算模型 | 第32-33页 |
4.2.2 计算参数 | 第33-34页 |
4.3 重力坝静力作用下应力应变分析 | 第34-39页 |
4.3.1 坝体位移场分析 | 第34-36页 |
4.3.2 坝体应力场分析 | 第36-39页 |
4.4 基于反应谱作用下坝体的动力分析 | 第39-49页 |
4.4.1 动力计算方法祥述 | 第39-40页 |
4.4.2 坝体的自振特性 | 第40-44页 |
4.4.3 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4.5 基于时程分析的坝体动力分析 | 第49-65页 |
4.5.1 基本方法简述及计算工况 | 第49-50页 |
4.5.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混凝土疲劳损伤分析 | 第67-85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疲劳损伤计算方法以及主要研究位置概述 | 第67-68页 |
5.2.1 计算方法概述 | 第67页 |
5.2.2 主要研究位置图 | 第67-68页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8-83页 |
5.3.1 静力作用下的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3.2 基于反应谱法动力计算下的损伤量分析 | 第70-76页 |
5.3.3 基于时程分析法动力计算下的损伤量分析 | 第76-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6.1 结论 | 第85-86页 |
6.2 展望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3-94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