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

校园建筑节能量认证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第9页
        1.1.2 绿色校园的发展第9-10页
    1.2 建筑节能及能耗认证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我国的建筑节能规范及政策第10-11页
        1.2.2 校园的建筑节能第11-12页
        1.2.3 建筑节能认证方法第12-13页
        1.2.4 节能改造方法的研究第13-14页
        1.2.5 节能改造节能量认证方法的研究第14-16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6-18页
        1.3.1 课题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页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1.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 高校建筑类型及其能耗特点第19-43页
    2.1 高校建筑能耗数据来源及数据分析方法第19-21页
        2.1.1 高校建筑能耗数据来源第19-20页
        2.1.2 能耗监测平台数据可靠性验证第20-21页
        2.1.3 能耗统计中涉及的数学方法第21页
    2.2 不同高校的建筑能耗特点第21-25页
        2.2.1 不同建筑热工分区的能耗特点第21-23页
        2.2.2 同一建筑热工分区不同学校的能耗特点第23-25页
    2.3 高校不同功能建筑能耗现状及特点第25-40页
        2.3.1 教学楼第25-34页
        2.3.2 综合楼第34-37页
        2.3.3 图书馆第37-39页
        2.3.4 行政楼第39-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3页
3 校园建筑节能量计算方法第43-53页
    3.1 节能改造措施第43-44页
    3.2 节能量计算方法第44-45页
    3.3 照明节能量计算方法第45-47页
        3.3.1 灯具替换节能量计算方法第45-47页
        3.3.2 昼光照明节能量计算方法第47页
    3.4 控制回路节能量计算方法第47-48页
    3.5 中央空调节能量计算方法第48-51页
        3.5.1 空调节能量计算方法第48-49页
        3.5.2 冷水机组能耗预测模型第49-50页
        3.5.3 水泵能耗预测模型第50-51页
        3.5.4 VRV空调与分体空调节能量计算方法第51页
    3.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4 校园建筑节能量认证第53-61页
    4.1 节能量认证方法介绍第53-55页
        4.1.1 改造隔离法第53页
        4.1.2 全楼宇验证法第53-54页
        4.1.3 校验模拟验证法第54页
        4.1.4 简单工程计算法第54-55页
    4.2 校园建筑节能量认证的原则及思路第55-57页
        4.2.1 校园建筑节能量认证方法的原则第55页
        4.2.2 校园建筑节能量认证过程的思路第55-57页
    4.3 校园节能量认证方案的操作步骤第57-60页
        4.3.1 方案一的操作步骤第57-59页
        4.3.2 方案二的操作步骤第59-60页
        4.3.3 方案三的操作步骤第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案例分析第61-83页
    5.1 工程概况第61-63页
    5.2 节能改造技术路线第63-66页
        5.2.1 灯具替换第63页
        5.2.2 控制回路第63-64页
        5.2.3 空调系统第64-66页
    5.3 灯具替换的节能量认证第66-77页
        5.3.1 测试内容、方法及结果第66-73页
        5.3.2 节能量计算第73-77页
    5.4 控制回路的节能量认证第77-78页
        5.4.1 改造情况第77-78页
        5.4.2 节能量计算第78页
    5.5 空调系统的节能量认证第78-82页
        5.5.1 改造情况第78-79页
        5.5.2 节能量计算第79-82页
    5.6 本章小结第82-8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6.1 结论第83-84页
    6.2 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第91-94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1页
    B灯具替换情况第91-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性能与能耗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智慧节能工业园区能源供给系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