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区域能源需求预测 | 第8-10页 |
1.2.2 能源系统配置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1-14页 |
2 智慧节能工业园区能源需求 | 第14-24页 |
2.1 智慧节能工业园区能源网络构架 | 第14-17页 |
2.1.1 传统能源网络框架及其不足 | 第14-15页 |
2.1.2 智慧节能工业园区能源网络 | 第15-17页 |
2.2 企业能源需求预测 | 第17-21页 |
2.2.1 企业工序能源需求计算模型 | 第17-19页 |
2.2.2 企业能源管线及能源需求分析 | 第19-21页 |
2.2.3 企业动态能源需求计算 | 第21页 |
2.3 园区能源需求预测 | 第21-22页 |
2.3.1 企业能源供需交易数据 | 第21页 |
2.3.2 园区能源管线及能源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智慧节能工业园区能源供给系统优化数学模型 | 第24-40页 |
3.1 能源供给系统生产模块模型 | 第24-32页 |
3.1.1 燃气轮机的热力特性及成本分析 | 第24-28页 |
3.1.2 燃气内燃机的热力特性及成本分析 | 第28-29页 |
3.1.3 燃气锅炉的热力特性及成本分析 | 第29-30页 |
3.1.4 常规冷水机组的热力特性及成本分析 | 第30-32页 |
3.2 能源供给系统转换模块模型 | 第32-34页 |
3.2.1 蒸汽余热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热力特性及成本分析 | 第32-33页 |
3.2.2 余热锅炉的热力特性及成本分析 | 第33-34页 |
3.3 能源供给系统蓄存模块模型 | 第34-35页 |
3.4 能源供给系统优化数学模型 | 第35-38页 |
3.4.1 能源系统优化配置的目标函数 | 第36-37页 |
3.4.2 约束条件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能源供给系统优化配置求解方法与计算程序 | 第40-54页 |
4.1 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问题 | 第40-48页 |
4.1.1 差分进化方法原理介绍 | 第41-45页 |
4.1.2 改进的差分进化方法求解MINLP问题的原理 | 第45-48页 |
4.2 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 | 第48-52页 |
4.2.1 改进差分算法求解MINLP问题的Matlab代码 | 第48-51页 |
4.2.2 改进差分算法求解MINLP问题的算法及流程图 | 第51-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案例分析—某工业园区能源供给系统优化 | 第54-98页 |
5.1 园区简介 | 第54-65页 |
5.1.1 园区热电站及其对区域内企业能源系统规划配置的影响 | 第55页 |
5.1.2 园区用能分析 | 第55-59页 |
5.1.3 工业园区内云计算产业园用能需求分析 | 第59-65页 |
5.2 云计算产业园的能源供给系统优化调度 | 第65-77页 |
5.2.1 产业园现有能源系统配置 | 第66-70页 |
5.2.2 产业园现有能源系统在部分负荷率下的运行调度 | 第70-72页 |
5.2.3 产业园现有能源系统在部分负荷率下优化调度 | 第72-75页 |
5.2.4 产业园现有能源系统在不同调度模式的运行效果对比 | 第75-77页 |
5.3 云计算产业园两种能源供给系统方案比较分析 | 第77-97页 |
5.3.1 产业园能源供给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比较方法 | 第77-79页 |
5.3.2 产业园传统能源供给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第79-93页 |
5.3.3 产业园采用电厂余热蒸汽的能源供给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第93-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8-99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