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分析 | 第17-30页 | 
| 2.1 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 | 第17-19页 | 
| 2.1.1 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 第17-18页 | 
| 2.1.2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 | 第18页 | 
| 2.1.3 目前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状况 | 第18-19页 | 
| 2.2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 第19-27页 | 
| 2.2.1 逐步演化型低碳生态城市 | 第20-22页 | 
| 2.2.2 宜居型低碳生态城市 | 第22-24页 | 
| 2.2.3 技术创新型低碳生态城市 | 第24-25页 | 
| 2.2.4 重建型低碳生态城市 | 第25-27页 | 
| 2.3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的确定 | 第27-29页 | 
| 2.3.1 发展模式的初步判断 | 第27-28页 | 
| 2.3.2 发展模式的二次判断 | 第28-2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第30-49页 | 
| 3.1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构建方法 | 第30-32页 |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0-31页 | 
| 3.1.2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第31页 | 
| 3.1.3 指标体系结构层次划分 | 第31-32页 | 
| 3.1.4 指标参考值的确定 | 第32页 | 
| 3.2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构建 | 第32-38页 | 
| 3.2.1 指标的选择及体系建立 | 第32-34页 | 
| 3.2.2 各项指标的解释 | 第34-38页 | 
| 3.3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8-43页 | 
| 3.3.1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39页 | 
| 3.3.2 本文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9-41页 | 
| 3.3.3 层次分析法实行评价的过程 | 第41-43页 | 
| 3.4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模型建立 | 第43-48页 | 
| 3.4.1 低碳生态城市模型评价侧重点的确定 | 第43-44页 | 
| 3.4.2 准则层与指标层之间的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 3.4.3 目标层与准则层的评价模型建立 | 第46-4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低碳生态城市实例评价 | 第49-64页 | 
| 4.1 哈尔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的确定 | 第49-51页 | 
| 4.1.1 城市发展现状 | 第49-50页 | 
| 4.1.2 发展模式的确定 | 第50-51页 | 
| 4.2 综合评价过程 | 第51-53页 | 
| 4.2.1 数据标准化 | 第51-52页 | 
| 4.2.2 标准化后的数据代入模型 | 第52-53页 |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3-61页 | 
| 4.3.1 综合分析 | 第53-54页 | 
| 4.3.2 宜居环境分析 | 第54-55页 | 
| 4.3.3 社会保障分析 | 第55-57页 | 
| 4.3.4 低碳经济分析 | 第57-58页 | 
| 4.3.5 资源利用分析 | 第58-59页 | 
| 4.3.6 技术创新分析 | 第59-60页 | 
| 4.3.7 低碳生态意识分析 | 第60页 | 
| 4.3.8 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60-61页 | 
| 4.4 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议 | 第61-63页 | 
| 4.4.1 加快产业调整,实行低碳经济 | 第61页 | 
| 4.4.2 提高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比例 | 第61-62页 | 
| 4.4.3 完善社会保障工作 | 第62页 | 
| 4.4.4 依靠自然优势,提高生活环境 | 第62页 | 
| 4.4.5 提高居民低碳生态意识和参与度 | 第62-63页 | 
| 4.4.6 加大政府扶持和资金支持 | 第6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附录 | 第70-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