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立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性 | 第17-28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一般性的理论逻辑 | 第17-19页 |
2.2.1 收入分配差距构成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 第17-18页 |
2.2.2 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根本因素 | 第18-19页 |
2.3 一般性的现实逻辑 | 第19-27页 |
2.3.1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依靠经济增长 | 第19-23页 |
2.3.2 经济高增长要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第23-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特殊性 | 第28-49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经济高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并存 | 第28-33页 |
3.2.1 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表现 | 第28-31页 |
3.2.2 经济高增长状况 | 第31-33页 |
3.3 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分配原因 | 第33-37页 |
3.3.1 资本收入比例不断上升 | 第33-35页 |
3.3.2 产权制度的完善 | 第35-36页 |
3.3.3 人力资本的价值 | 第36-37页 |
3.4 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动因 | 第37-47页 |
3.4.1 收入分配政策的失调 | 第38-42页 |
3.4.2 城乡二元经济格局 | 第42-43页 |
3.4.3 行业收入差距悬殊 | 第43-45页 |
3.4.4 人力资本形成条件的资源配置失衡 | 第45-46页 |
3.4.5 非法收入成为收入失衡的组成部分 | 第46-47页 |
3.5 两种原因的逻辑关系 | 第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收入分配调整的政策考量 | 第49-56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提高低收入或贫困阶层的收入水平 | 第49-50页 |
4.2.1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 第49页 |
4.2.2 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 | 第49页 |
4.2.3 增加城乡低收入人群的就业 | 第49-50页 |
4.2.4 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水平 | 第50页 |
4.3 培育中等收入群体 | 第50-51页 |
4.3.1 提高劳动力报酬的占比 | 第50页 |
4.3.2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50-51页 |
4.3.3 鼓励私人创业 | 第51页 |
4.3.4 形成全社会的终身学习机制 | 第51页 |
4.3.5 拓展居民的个人投资渠道 | 第51页 |
4.4 调节高收入阶层收入的过快增长 | 第51-52页 |
4.4.1 建立和完善税收调节机制 | 第51页 |
4.4.2 逐步消除一些垄断行业的高收入 | 第51-52页 |
4.4.3 打击各类非法收入 | 第52页 |
4.5 缩小城乡差距 | 第52-53页 |
4.5.1 打破城乡分割壁垒 | 第52页 |
4.5.2 推进农村城镇化 | 第52-53页 |
4.5.3 加快农村产业化与现代化发展 | 第53页 |
4.5.4 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教育事业 | 第53页 |
4.5.5 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 第53页 |
4.5.6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 第53页 |
4.6 铲除各类寻租活动 | 第53-54页 |
4.6.1 削减政府掌控的资源 | 第53-54页 |
4.6.2 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 第54页 |
4.6.3 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 第54页 |
4.6.4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第5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