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切三》又音看《切韻》音系的性质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論 | 第7-18页 |
| 第一节 当前学界研究概況 | 第7-13页 |
| 一、《切韻》音系性质的研究 | 第7-10页 |
| 1、历史上对《切韻》音系性质的讨论 | 第7-10页 |
| 2、前人研究状況总结 | 第10页 |
| 二、《切韻》系韻书中又音现象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第二节 本裸题研究思路和材料方法 | 第13-15页 |
| 一、本课题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二、本课题使用的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第三节 关于《切三》 | 第15-18页 |
| 一、概況 | 第15-17页 |
| 二、音节统计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切三》又音研究 | 第18-26页 |
| 第一节 又音产生的原因 | 第18-21页 |
| 一、由前代舊注和音異引起 | 第18页 |
| 二、当代訛误、文本訛误 | 第18-19页 |
| 三、古今方俗读音 | 第19页 |
| 四、意義分化 | 第19-20页 |
| 五、特殊读音,包括专有名词以及外语譯音 | 第20页 |
| 六、音變,包括语流音變和历史音变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又音的基本面貌 | 第21-24页 |
| 一、又音的注音方法 | 第21页 |
| 二、又音的出现方式 | 第21-23页 |
| 三、又音字的意義分析 | 第23-24页 |
| 第三节 《切三》又音的整理 | 第24-26页 |
| 一、又音统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 第24-25页 |
| 二、数據统计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新增的音节 | 第26-45页 |
| 第一节:平聲 | 第27-31页 |
| 第二筋:上聲 | 第31-38页 |
| 第三节:去声 | 第38-39页 |
| 第四节:入声 | 第39-42页 |
| 第五节:失收的音 | 第42-45页 |
| 第四章 结语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 附表一:韻部配合表 | 第54-56页 |
| 附表二:《切三》小韻序列表 | 第56-67页 |
| 附表三:《切三》音节情況表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擅鬃位期简臀表的鬃衍榆文目缘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