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过程(物理过程及物理化学过程)论文--基础理论论文--传热过程及原理论文

大颗粒流态化特性与热量传递协同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符号说明第10-12页
前言第12-14页
1. 文献综述第14-34页
    1.1 流化床法制备多晶硅第14-16页
        1.1.1 流化床制备多晶硅原理第14-15页
        1.1.2 多晶硅流化床反应器类型第15-16页
    1.2 流化床中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第16-18页
        1.2.1 流化床内压力分布第16-17页
        1.2.2 气泡运动及颗粒分布第17页
        1.2.3 气体及颗粒的速度分布第17-18页
    1.3 流化床中的热量传递第18-28页
        1.3.1 流化床内系统热平衡第19-20页
        1.3.2 流化床颗粒与流体间的传热系数第20页
        1.3.3 传热系数研究方法第20-26页
        1.3.4 颗粒与流体间的传热机理第26页
        1.3.5 常用传热系数关联式第26-28页
    1.4 改善流化质量的方法第28-31页
        1.4.1 流化床分布板的设计第28-30页
        1.4.2 流化床中内构件第30-31页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31-34页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31-32页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32-34页
2. 实验设备及测量系统第34-46页
    2.1 实验装置和系统简介第34-40页
        2.1.1 流化床设计第35-36页
        2.1.2 温度控制及采集装置第36-38页
        2.1.3 尾气处理装置第38-39页
        2.1.4 抽样系统第39-40页
    2.2 操作气速的确定第40-42页
        2.2.1 实验物料特性第40-41页
        2.2.2 最小流化速度的计算第41页
        2.2.3 终端速度的计算第41页
        2.2.4 操作气速的选择第41-42页
    2.3 实验参数的测量第42页
    2.4 实验步骤第42-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3. 流化床内颗粒与流体间传热的实验研究第46-62页
    3.1 空床实验第46-55页
        3.1.1 流化床入口温度均一性检测第46-49页
        3.1.2 流化床保温性能检测第49-50页
        3.1.3 周期均一性检测第50-52页
        3.1.4 实验高度的确定第52-55页
    3.2 颗粒与流体间传热系数的测定第55-59页
        3.2.1 温度脉冲参数对测量传热系数的影响第55-56页
        3.2.2 流化参数对气固传热系数的影响第56-59页
    3.3 传热系数关联式第59-60页
    3.4 数学模型的对比第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4. 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研究第62-80页
    4.1 控制方程第62-65页
        4.1.1 守恒方程第62-63页
        4.1.2 本构方程第63-65页
        4.1.3 气固传热模型第65页
    4.2 方程的离散求解第65-66页
    4.3 物理模型的建立第66页
    4.4 初始边界条件的设置第66-68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68-77页
        4.5.1 流化床内动力学行为第68-73页
        4.5.2 热力学模型的比较第73-77页
    4.6 本章小结第77-80页
5. 内构件对流态化过程的强化第80-92页
    5.1 物理模型第80-81页
    5.2 边界层及模拟计算第8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1-91页
        5.3.1 内构件对流化床动量传递的影响第81-87页
        5.3.2 内构件对流化床热量传递的影响第87-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IMATIC PCS7系统在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加氢危险工艺模糊PID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