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银行县级支行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原银行滑县支行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第五节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原银行滑县支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 第17-29页 |
第一节 普惠金融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一 普惠金融基本概念 | 第17页 |
二 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 第17-20页 |
第二节 中原银行滑县支行普惠金融发展背景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中原银行滑县支行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 第21-23页 |
一 宏观环境分析(PEST) | 第21-22页 |
二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竞争模型) | 第22-23页 |
三 SWOT分析 | 第23页 |
第四节 中原银行滑县支行普惠金融发展特点 | 第23-26页 |
一 中原银行总-分-支组织架构 | 第23-24页 |
二 与第三方合作的风险防控模式 | 第24-25页 |
三 中原银行滑县支行助农取款点建设步骤 | 第25-26页 |
第五节 中原银行滑县支行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一 组织体系不健全 | 第27页 |
二 专业人员不足 | 第27页 |
三 惠农金融产品可操作性差 | 第27-28页 |
四 助农取款点规划不科学 | 第28页 |
五 风险防控制度不健全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国内外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及启示 | 第29-36页 |
第一节 珞莱珉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 第29-31页 |
一 格莱珉银行的组织架构 | 第29页 |
二 格莱珉银行的发展模式 | 第29-30页 |
三 格莱珉银行的风控模式 | 第30页 |
四 格莱珉银行的团队建设 | 第30页 |
五 格莱珉银行的产品体系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款业务发展模式 | 第31-33页 |
一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组织架构 | 第31-32页 |
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模式 | 第32页 |
三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风控模式 | 第32页 |
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团队建设 | 第32-33页 |
五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产品体系 | 第33页 |
六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 第33页 |
第三节 借鉴和启示 | 第33-36页 |
一 组织架构 | 第34页 |
二 发展模式 | 第34页 |
三 风险防控制度 | 第34页 |
四 团队考核 | 第34-35页 |
五 产品体系 | 第35页 |
六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中原银行滑县支行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 第36-42页 |
第一节 准确定位普惠金融业务 | 第36页 |
第二节 完善组织架构 | 第36-38页 |
一 加快乡镇支行的建设步伐 | 第37页 |
二 做好助农取款点的规划 | 第37页 |
三 做好助农取款点的建设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 第38-40页 |
一 业务线上化 | 第39页 |
二 流程标准化 | 第39页 |
三 管理人性化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完善普惠金融业务风险控制体系 | 第40页 |
一 建立统一的普惠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 | 第40页 |
二 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创新风控模式 | 第40页 |
第五节 精准制定普惠金融业务团队考核制度 | 第40-42页 |
一 知产品 | 第40-41页 |
二 知需求 | 第41页 |
三 知宣传 | 第41页 |
四 爱惠农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48页 |
附件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