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色理论的同煤四台矿安检人员与生产人员沟通研究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 1.3.1 国外学者对沟通的理解 | 第12-14页 |
| 1.3.2 国内学者对沟通的理解 | 第14页 |
| 1.3.3 国内外对安全管理沟通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4 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4.2 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 1.4.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2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 2.1 沟通及管理沟通 | 第21页 |
| 2.2 安检人员和生产人员 | 第21-22页 |
| 2.3 角色理论 | 第22-25页 |
| 2.3.1 角色理论的概念 | 第22-23页 |
| 2.3.2 角色理论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2.3.3 角色理论的作用 | 第24-25页 |
| 2.4 角色认知理论 | 第25-26页 |
| 3 四台矿安检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沟通与生产违规 | 第26-36页 |
| 3.1 四台矿简介 | 第26-27页 |
| 3.2 四台矿安检人员与生产人员沟通状况 | 第27-28页 |
| 3.3 四台矿生产违规状况 | 第28-33页 |
| 3.3.1 违规事件的单位分布 | 第29-31页 |
| 3.3.2 违规事件的严重程度分布 | 第31-33页 |
| 3.4 四台矿违规问题与沟通管理 | 第33-36页 |
| 4 基于角色理论的研究设计 | 第36-43页 |
| 4.1 深入访谈 | 第36-37页 |
| 4.1.1 访谈对象与部门 | 第36页 |
| 4.1.2 访谈方式与内容 | 第36-37页 |
| 4.1.3 访谈结果分析 | 第37页 |
| 4.2 问卷设计与初步调查 | 第37-39页 |
| 4.3 模型与假设 | 第39-43页 |
| 5 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 第43-64页 |
| 5.1 调查的组织实施 | 第43页 |
| 5.2 基本描述统计 | 第43-50页 |
| 5.2.1 安检人员基本状况 | 第43-46页 |
| 5.2.2 生产人员基本状况 | 第46-50页 |
| 5.3 安检人员和生产人员对工作意义的认知 | 第50-52页 |
| 5.4 安检人员对生产人员的认同 | 第52-53页 |
| 5.5 安检人员对生产人员认知与其处罚方式 | 第53-56页 |
| 5.6 生产人员对安检人员的认同与反馈 | 第56-60页 |
| 5.7 生产人员与安检人员对处罚行为的认同 | 第60-63页 |
| 5.8 实证结果 | 第63-64页 |
| 6 改善四台矿安检人员与生产人员沟通的建议 | 第64-67页 |
| 6.1 塑造相互尊重文化,夯实沟通基础 | 第64页 |
| 6.2 提升相互信任程度,减低沟通成本 | 第64-65页 |
| 6.3 融入角色互换体验,调整角色认同 | 第65页 |
| 6.4 建立多样沟通渠道,促进有效沟通 | 第65-67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 7.1 结论 | 第67页 |
| 7.2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附录A 生产人员调查问卷 | 第72-75页 |
| 附录B 安检人员调查问卷 | 第75-83页 |
| 附录C 访谈内容 | 第83-86页 |
| 作者简历 | 第86-8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