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 ABSTRACT | 第11页 |
| 引言 | 第13-17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 宝卷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 劝世文宝卷的研究状况及定义 | 第14-17页 |
| 第一章 宝卷的劝世思想与教化功能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劝世文宝卷概况 | 第19-26页 |
| 2.1 劝世文宝卷的产生 | 第19-21页 |
| 2.2 劝世文宝卷的分类及劝善思想 | 第21-24页 |
| 2.2.1 化导类劝世文宝卷 | 第21页 |
| 2.2.2 惩恶类劝世文宝卷 | 第21-22页 |
| 2.2.3 劝孝类劝世文宝卷 | 第22-23页 |
| 2.2.4 启迪类劝世文宝卷 | 第23-24页 |
| 2.3 劝世文宝卷的发展趋势及传播方式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劝世文宝卷与善书 | 第26-41页 |
| 3.1 善书的界定 | 第26-27页 |
| 3.2 宣讲圣谕 | 第27-28页 |
| 3.3 民间宣讲(说善书) | 第28-32页 |
| 3.4 宣讲善书中的劝善思想 | 第32-35页 |
| 3.5 劝世文宝卷与善书 | 第35-41页 |
| 结语 | 第41-44页 |
| 附录 劝世文宝卷叙录 | 第44-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