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德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引言第7-9页
一、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含义及其价值分析第9-13页
    (一)民事审前程序的含义第9-12页
        1、德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涵义第9-10页
        2、我国审前程序的定义第10-12页
    (二)民事审前程序的价值分析第12-13页
        1、民事审前程序的工具价值第12页
        2、民事审前程序的独立价值第12-13页
二、德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内容介绍第13-18页
    (一) 德国审前程序制度架构第13-15页
        1、职权主义模式第13-14页
        2、实质辩论第14页
        3、法官权利第14页
        4、当事人权利第14-15页
    (二)德国审前程序的优势第15-16页
        1、审理集中化第15页
        2、审前程序价值是一元的第15-16页
        3、审前程序吸纳了非诉讼的ADR纠纷解决方式第16页
    (三)德国审前程序对我国的启示第16-18页
        1、变更了审判方式第16页
        2、没有证据开示程序第16-17页
        3、确保了审前程序的独立性第17页
        4、增设了和解辩论程序第17-18页
三、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内容与问题第18-23页
    (一)我国的相关基本规定第18-19页
        1、民诉法的有关规定第18-19页
        2、司法解释的规定第19页
    (二)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23页
        1、法官职权过重第19-20页
        2、证据交换环节无约束第20-21页
        3、参与主体不明确第21-22页
        4、审前准备没有独立的价值第22-23页
四、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改进建议第23-28页
    (一)健全审前程序内容的相关立法规定第23-25页
        1、细化审前准备程序的立法规定第23页
        2、完善审前准备程序的规定,强化法官的释明权第23-24页
        3、明确审前准备活动的主体部分,明确权利义务第24页
        4、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增强可运作性第24-25页
    (二)改进相关司法制度第25-28页
        1、逐步变更审判方式,确保审前准备程序的独立第25页
        2、完善证据固定与开示,合理利用证据开示制度第25-26页
        3、增设和解辩论程序,合理借鉴非诉讼的ADR纠纷解决方式第26-27页
        4、完善必要的监督程序和当事人的救济程序第27-28页
结论第28-29页
注释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4页
致谢第34-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定市X小学少先队员劳动意识培养研究
下一篇:国家追偿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