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国家追偿及其性质界定 | 第8-11页 |
(一)国家追偿的概念 | 第8-9页 |
(二)国家追偿的性质 | 第9-10页 |
(三)国家追偿的功能 | 第10-11页 |
二、国家追偿制度的立法供给及问题 | 第11-17页 |
(一) 我国追偿制度的立法供给 | 第11-14页 |
1、法律供给 | 第11-12页 |
2、法规供给 | 第12页 |
3、我国部分地区或部门的规章供给 | 第12-14页 |
(二)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追偿制度的立法观察 | 第14-15页 |
1、德国 | 第14-15页 |
2、奥地利 | 第15页 |
3、我国台湾地区 | 第15页 |
(三)我国立法供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7页 |
1、追偿主体较为单一 | 第15-16页 |
2、对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界定标准较为模糊 | 第16页 |
3、缺乏对追偿时效的规定 | 第16-17页 |
三、国家追偿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 第17-22页 |
(一)追偿权主体方面的问题 | 第17-18页 |
1、追偿机关没有足够动力实施追偿 | 第17页 |
2、执行上级命令造成侵权损害时的追偿问题 | 第17-18页 |
(二)追偿范围与标准方面的问题 | 第18-19页 |
1、追偿的范围较抽象 | 第18-19页 |
2、追偿金额的确立标准不够明确 | 第19页 |
(三)追偿程序方面的问题 | 第19-22页 |
1、追偿过程中缺乏公务人员应具有的程序权利 | 第20页 |
2、追偿的决定方式未考虑被追偿人的权利 | 第20页 |
3、未设立追偿的救济程序 | 第20-22页 |
四、完善国家追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 第22-27页 |
(一) 立法方面 | 第22-23页 |
1、扩大追偿主体的范围并明确其相关责任 | 第22页 |
2、对“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界定作出更具体的规定 | 第22-23页 |
3、明确规定追偿权行使的时效 | 第23页 |
(二)运行方面 | 第23-27页 |
1、统一赔偿义务机关,明确执行上级命令时的追偿责任 | 第23-24页 |
2、明确规定追偿标准及缴纳方式 | 第24页 |
3、明确国家追偿的程序保障 | 第24-25页 |
4、确立高效的监督程序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注释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录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