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22-2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6-29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6页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6-29页 |
第2章 吸毒人员矫治概述 | 第29-37页 |
2.1 吸毒人员矫治的相关概念 | 第29-30页 |
2.2 吸毒人员矫治模式 | 第30-32页 |
2.3 吸毒人员矫治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32-37页 |
第3章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 第37-49页 |
3.1 样本的选择与调查 | 第37页 |
3.2 武汉市吸毒人员构成现状 | 第37-41页 |
3.3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机构现状 | 第41-43页 |
3.4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存在的问题 | 第43-49页 |
第4章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问题的法制成因分析 | 第49-63页 |
4.1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法律制度梳理 | 第49-50页 |
4.2 吸毒人员权利保障原则缺乏具体制度落实 | 第50-51页 |
4.3 吸毒人员矫治主体法律制度不足 | 第51-56页 |
4.3.1 吸毒人员矫治主导机构法定权责设置模糊 | 第51-52页 |
4.3.2 青少年吸毒群体矫治及防治未给予制度上的关注 | 第52-54页 |
4.3.3 社会矫治机构人员配备缺乏法律制度的推进 | 第54-56页 |
4.4 矫治模式中的法制缺憾 | 第56-60页 |
4.4.1 强制隔离戒毒模式中吸毒人员权利保障不够 | 第56-57页 |
4.4.2 自愿戒毒中医疗保险制度缺失 | 第57-59页 |
4.4.3 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与强制隔离戒毒执法间的冲突亟待制度解决 | 第59-60页 |
4.5 矫治对象回归社会后的权利救济缺位 | 第60-63页 |
第5章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的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 第63-77页 |
5.1 推进立法和制度落实吸毒人员权利保障原则 | 第64-65页 |
5.2 吸毒人员矫治主体法律制度完善 | 第65-69页 |
5.2.1 明确吸毒人员矫治主导机构法定权责 | 第65-66页 |
5.2.2 补充青少年吸毒群体矫治及防治立法 | 第66-68页 |
5.2.3 细化社会矫治机构人员配备制度 | 第68-69页 |
5.3 矫治模式法制完善 | 第69-73页 |
5.3.1 健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保障 | 第69-71页 |
5.3.2 立法将自愿戒毒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制度范畴 | 第71-72页 |
5.3.3 在法律中协调美沙酮维持治疗与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冲突 | 第72-73页 |
5.4 建构矫治对象回归社会后的权利救济机制 | 第73-77页 |
结束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