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 | 第13-18页 |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0页 |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 一、教育财政支出 | 第21-22页 |
| 二、经济增长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24页 |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第24-25页 |
| 三、教育经济学理论 | 第25-26页 |
| 四、教育财政理论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28-48页 |
| 第一节 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 第28-32页 |
| 一、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分析 | 第28-30页 |
| 二、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分析 | 第30-32页 |
| 第二节 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 | 第32-43页 |
| 一、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区域结构分析 | 第32-35页 |
| 二、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层级结构分析 | 第35-40页 |
| 三、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用途结构分析 | 第40-43页 |
| 第三节 安徽省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 第43-48页 |
| 一、安徽省总体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 第43-46页 |
| 二、安徽省人均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8-59页 |
| 第一节 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 第48页 |
| 一、模型的建立 | 第48页 |
| 二、数据来源 | 第48页 |
| 第二节 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8-54页 |
| 一、时间序列分析 | 第48-54页 |
| 二、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OLS估计 | 第54页 |
| 第三节 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层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54-57页 |
| 第四节 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优化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59-65页 |
| 第一节 加大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的规模 | 第59-60页 |
| 一、切实保障财政对教育事业的优先投入 | 第59-60页 |
| 二、提高教育财政支出规模,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 第60页 |
| 三、吸引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拓宽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 | 第60页 |
| 第二节 协调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的结构 | 第60-63页 |
| 一、均衡各市间的教育财政支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第61页 |
| 二、合理分配三级教育财政支出,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 第61-62页 |
| 三、调整教育财政支出的用途结构,提高公用经费比例 | 第62-63页 |
| 第三节 优化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的管理体制 | 第63-65页 |
| 一、建立科学化的教育财政支出使用绩效评价机制 | 第63页 |
| 二、加强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 第63-64页 |
| 三、健全教育财政支出的内部监督机制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