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第二节、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一、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二、国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第四节、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 一、主要创新 | 第16页 |
| 二、主要不足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仲裁庭行使强制管辖权的缘起及理论依据 | 第17-23页 |
| 第一节 仲裁庭行使强制管辖权的缘起 | 第17-20页 |
| 一、仲裁庭行使强制管辖权的提出 | 第17-19页 |
| 二、仲裁庭行使强制管辖权的确立 | 第19-20页 |
| 第二节 仲裁庭行使强制管辖权的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 一、和平解国际争端原则 | 第20-21页 |
| 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仲裁庭行使强制管辖权的具体条件 | 第23-29页 |
| 第一节 争端解决程序的选择 | 第23-24页 |
| 一、当事国协议选择的争端解决程序 | 第23页 |
| 二、当事国单方声明选择的争端解决程序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前置程序的限制 | 第24-26页 |
| 一、自行选择的和平方法 | 第24-25页 |
| 二、“交换意见”的义务 | 第25页 |
| 三、用尽当地救济 | 第25-26页 |
| 第三节 受案范围的限制 | 第26-29页 |
| 一、受案标准 | 第26页 |
| 二、自动例外的争端类型 | 第26-27页 |
| 三、任择性例外的争端类型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仲裁庭行使强制管辖权条件的实践 | 第29-44页 |
| 第一节 查戈斯群岛仲裁案 | 第30-36页 |
| 一、案情简介 | 第30-31页 |
| 二、评析 | 第31-36页 |
| 第二节 南海仲裁案 | 第36-41页 |
| 一、案情简介 | 第36页 |
| 二、评析 | 第36-41页 |
| 第三节“极地曙光号”案 | 第41-44页 |
| 一、案情简介 | 第41页 |
| 二、评析 | 第41-44页 |
| 第五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仲裁庭行使强制管辖权条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4-53页 |
| 第一节 争端解决程序的选择条件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 一、第281条第1款中“协议”的拘束力要求不明 | 第44-45页 |
| 二、第281条第1款中“协议”的内容要求模糊 | 第45页 |
| 第二节 前置程序的限制条件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 一、交换意见的对象与被提请仲裁事项的关系不明 | 第45-46页 |
| 二、善意履行“交换意见”义务的具体要求模糊 | 第46页 |
| 第三节 受案范围的限制条件存在的问题 | 第46-50页 |
| 一、涉及审议领土主权问题争端的管辖权不明确 | 第46-47页 |
| 二、海洋划界争端的外延不确定 | 第47-49页 |
| 三、历史性权利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不清晰 | 第49-50页 |
| 第四节 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50-53页 |
|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缺乏具体的规定 | 第50页 |
| 二、仲裁庭的裁决不具有先例效力 | 第50-51页 |
| 三、仲裁庭的部分行为存在不合理性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完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仲裁庭行使强制管辖权条件的建议 | 第53-63页 |
| 第一节 完善争端解决程序的选择条件 | 第53-56页 |
| 一、厘定第281条第1款中“协议”的拘束力要求 | 第53-55页 |
| 二、明确第281条第1款中“协议”的内容要求 | 第55-56页 |
| 第二节 完善前置程序的限制条件 | 第56-57页 |
| 一、明晰交换意见的对象与被提请仲裁事项的关系 | 第56页 |
| 二、厘清善意履行“交换意见”义务的具体要求 | 第56-57页 |
| 第三节 完善受案范围的限制条件 | 第57-63页 |
| 一、明确涉及审议领土主权问题争端的管辖权 | 第57-59页 |
| 二、确定海洋划界争端的外延 | 第59-60页 |
| 三、明晰历史性权利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 | 第60-63页 |
| 结语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