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我国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分析

摘要第3页
abstract第3页
导语第6页
一、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第6-9页
    (一)研究背景第6-8页
    (二)研究意义第8页
    (三)研究方法第8-9页
二、制度设立的目的及意义第9-14页
    (一)制度设立的目的第9-11页
        1、提高政府的法治水平第9页
        2、加强负责人群众意识第9-10页
        3、有利于建立司法权威第10-11页
    (二)制度设立的意义第11-14页
        1、提高解决行政争议效率第11-12页
        2、提升行政机关执法水平第12页
        3、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第12-13页
        4、改进司法与行政的环境第13页
        5、提高负责人的法治意识第13-14页
三、研究现状与发展状况第14-15页
    (一)制度研究现状第14-15页
    (二)制度发展状况第15页
四、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成因第15-23页
    (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第15-21页
        1、案件的范围缺乏界定第15-16页
        2、缺少出庭义务的划分第16-17页
        3、缺乏正当事由的规定第17页
        4、违背专业化与公正性第17-18页
        5、政府过度重视出庭率第18-19页
        6、没做到发现解决问题第19页
        7、政府形象改善不明显第19-20页
        8、案件剧增且疲于应付第20页
        9、法院向行政机关妥协第20-21页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第21-23页
        1、受传统诉讼观念影响第21-22页
        2、行政权对司法权干预第22-23页
        3、监督考核机制未完善第23页
五、完善制度建议第23-33页
    (一)完善诉前准备制度第23-24页
    (二)建立常规培训制度第24-25页
    (三)完善监督激励机制第25-27页
    (四)庭审表现对外公开第27页
    (五)庭审表现评价制度第27-28页
    (六)明确界定应诉主体第28-29页
    (七)构建法院裁量机制第29-30页
    (八)做好媒体舆论工作第30-31页
        1、增强正面宣传第30页
        2、改变宣传角度第30-31页
    (九)须旁听代表性案件第31页
    (十)明确出庭案件范围第31-32页
    (十一)明确正副职的分工第32-33页
六、结语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致谢第38-3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法定鉴定制度研究
下一篇:辩护律师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证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