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补品维度的战略联盟力学机制分析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第8-9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1.3.1 总体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1-37页 |
2.1 价值网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2.1.1 价值链理论 | 第11-13页 |
2.1.2 价值网理论 | 第13-16页 |
2.1.3 价值网模型 | 第16-17页 |
2.2 战略联盟的研究综述 | 第17-26页 |
2.2.1 战略联盟的形式 | 第17-20页 |
2.2.2 战略联盟组织特点 | 第20-21页 |
2.2.3 战略联盟的形成动机 | 第21-22页 |
2.2.4 战略联盟研究概述 | 第22-26页 |
2.2.5 战略联盟的发展特点 | 第26页 |
2.3 场理论研究综述 | 第26-36页 |
2.3.1 场理论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 第27-30页 |
2.3.2 物理经济学 | 第30-31页 |
2.3.3 引力模型 | 第31-36页 |
2.4 研究综述总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理论模型 | 第37-53页 |
3.1 价值网模型的拓展 | 第37-40页 |
3.2 弹弓理论 | 第40-42页 |
3.3 战略势能 | 第42-44页 |
3.3.1 战略需求 | 第42-43页 |
3.3.2 势能及战略梯度 | 第43-44页 |
3.4 张力模型 | 第44-53页 |
3.4.1 张力势能与张力势 | 第44-45页 |
3.4.2 张力模型 | 第45页 |
3.4.3 模型变量经济学含义 | 第45-53页 |
第四章 基于互补品维度的战略联盟机制 | 第53-57页 |
4.1 互补品与战略联盟力学机制 | 第53-54页 |
4.1.1 互补品特性 | 第53页 |
4.1.2 弹弓企业与互补品的关系 | 第53-54页 |
4.2 互补品维度的力学机制分析 | 第54-57页 |
4.2.1 基于互补品维度的可量化指标 | 第54-57页 |
第五章 基于互补品维度的实证分析 | 第57-69页 |
5.1 实证方法的选取 | 第57页 |
5.2 实证数据获取 | 第57-60页 |
5.2.1 行业的选择 | 第57-58页 |
5.2.2 数据来源 | 第58-59页 |
5.2.3 指标选取 | 第59-60页 |
5.3 实证分析结果 | 第60-69页 |
5.3.1 数据样本情况 | 第60页 |
5.3.2 各维度的战略联盟概况 | 第60-62页 |
5.3.3 互补品维度下双向和单向联盟 | 第62-63页 |
5.3.4 互补品维度下战略联盟合作对象的选择 | 第63-64页 |
5.3.5 互补品维度下的战略联盟范围 | 第64-65页 |
5.3.6 互补品维度下战略联盟环节的选择 | 第65-66页 |
5.3.7 互补品维度下战略联盟内容的选择 | 第66-67页 |
5.3.8 互补品维度下战略联盟的形式选择 | 第67页 |
5.3.9 互补品维度下战略联盟的资源互补性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9-70页 |
6.3 局限性和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 | 第7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