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2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关于交际能力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2.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1.交际能力 | 第19页 |
2.对话教学 | 第19-20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1.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2.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21页 |
1.研究重点 | 第21页 |
2.研究难点 | 第21页 |
(六)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1.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2.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一、高中英语对话教学的内涵 | 第23-27页 |
(一)对话的内涵 | 第23-24页 |
1.对话的性质 | 第23页 |
2.对话的前提 | 第23-24页 |
3.对话的过程 | 第24页 |
4.对话的目的 | 第24页 |
(二)对话教学的内涵 | 第24-25页 |
1.对话教学的性质 | 第25页 |
2.对话教学的人际关系 | 第25页 |
3.对话教学的内容 | 第25页 |
4.对话教学的过程 | 第25页 |
(三)高中英语对话教学的内涵 | 第25-27页 |
1.对话教学作为一种英语教学形式 | 第25页 |
2.对话教学作为一种英语教学精神 | 第25-26页 |
3.对话教学作为一种英语教学内容 | 第26页 |
4.对话教学作为一种英语教学能力 | 第26-27页 |
二、高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7-35页 |
(一)课堂观察 | 第27-30页 |
1.课堂观察的设计 | 第27-29页 |
2.课堂观察的过程 | 第29-30页 |
(二)个案研究 | 第30-34页 |
1.个案Ⅰ分析 | 第30页 |
2.个案Ⅱ分析 | 第30页 |
3.个案Ⅲ分析 | 第30-31页 |
4.个案Ⅳ分析 | 第31页 |
5.个案Ⅴ分析 | 第31-34页 |
(三)成绩分析 | 第34-35页 |
三、高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发展中对话教学的作用 | 第35-44页 |
(一)对话教学与语用能力的培养 | 第35-37页 |
1.对话合作和合作原则 | 第35-36页 |
2.和谐环境和合适情境 | 第36-37页 |
(二)对话教学与学习动机的激励 | 第37-39页 |
1.情感激励 | 第38页 |
2.情境创设 | 第38-39页 |
(三)对话教学与会话能力的发展 | 第39-44页 |
1.提供会话机会 | 第40页 |
2.创生会话伙伴 | 第40-44页 |
四、以对话教学促进高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实施策略 | 第44-52页 |
(一)创设对话情景 | 第44-47页 |
1.创设问题情景 | 第44-45页 |
2.创设故事情景 | 第45-46页 |
3.创设情感情景 | 第46-47页 |
(二)激发对话动机 | 第47-49页 |
1.引起话题关注 | 第47页 |
2.培养话题兴趣 | 第47-48页 |
3.营造话题共鸣 | 第48-49页 |
(三)维持对话开展 | 第49-50页 |
1.协调师生发问比重 | 第49-50页 |
2.变化师生提问类型 | 第50页 |
3.调整师生反馈方式 | 第50页 |
(四)创生对话意义 | 第50-52页 |
1.表达自己话语 | 第50页 |
2.倾听他人话语 | 第50-51页 |
3.分享对话意义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A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高一 1—5 班录音文字记录 | 第56-70页 |
附录 B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高一 1—5 班对话教学行为观察表 | 第70-73页 |
附录 C 田家炳中学高一 1-5 班英语成绩表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