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23页 |
1.1.1 如何改变纳米材料的性能 | 第11-13页 |
1.1.2 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 | 第13-17页 |
1.1.2.1 合成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1.2.2 热分解法 | 第15-17页 |
1.1.3 纳米材料的生长机理和表面修饰 | 第17-18页 |
1.1.4 半导体纳米晶的等离子体局域表面共振效应 | 第18-23页 |
1.1.4.1 Cu_(2-x)S纳米晶的等离子体局域表面共振效应及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1.1.4.2 Cu_(2-x)E(E=S,Se和Te)纳米晶LSPR的可调性研究 | 第20-23页 |
1.2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2.1 机遇与挑战 | 第23-24页 |
1.2.2 论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Cu/Zn原料比对Cu-Zn-S体系纳米晶的组分、形貌及其性能影响 | 第25-39页 |
2.1 本章引论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2.1 实验设计 | 第26页 |
2.2.2 实验过程 | 第26-27页 |
2.3 实验产物的表征 | 第27-38页 |
2.3.1 纯ZnS和ZnS:Cu掺杂纳米晶的表征 | 第27-30页 |
2.3.2 Cu_(1.94)S-ZnS异质结纳米晶的表征 | 第30-36页 |
2.3.3 Cu_(1.8)S和Cu_(1.81)S纳米晶的表征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Cu_(2-x)S-MS(M=Zn、Cd、Mn和Pb)异质结纳米晶的通用合成方法 | 第39-51页 |
3.1 本章引论 | 第39-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3.2.1 实验设计 | 第40-41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41页 |
3.3 实验产物的表征 | 第41-49页 |
3.3.1 Cu_(1.94)S纳米晶和Cu_(2-x)S-ZnS异质结纳米晶的表征 | 第41-44页 |
3.3.2 Cu_(2-x)S-CdS异质结纳米晶的表征 | 第44-46页 |
3.3.3 Cu_(2-x)S-MnS异质结纳米晶的表征 | 第46-47页 |
3.3.4 Cu_(2-x)S-PbS异质结纳米晶的表征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CuMS_2(M=Ga和In)三元无机半导体纳米晶的合成与表征 | 第51-59页 |
4.1 本章引论 | 第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52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52页 |
4.3 实验产物的表征 | 第52-57页 |
4.3.1 CuInS_2纳米晶的表征 | 第53-54页 |
4.3.2 CuGaS_2纳米晶的表征 | 第54-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索引 | 第65-66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