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浅析--以内蒙古包头市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支队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9-24页 |
第一节 研究相关概念综述 | 第9-13页 |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概念 | 第10-12页 |
二、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 第14-21页 |
一、国内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二、西方国家公务员绩效考核机制的经验总结 | 第17-21页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 | 第21-22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23页 |
二、参与观察法 | 第23页 |
三、访谈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存在问题 | 第24-37页 |
第一节 现有考核制度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绩效考核准备期的困境 | 第26-30页 |
一、部门主管主观意识对考核设计影响明显 | 第26-28页 |
二、考核标准的制定不够客观、公正 | 第28-29页 |
三、考核人员选拔和任用缺乏专业性 | 第29-30页 |
第三节 绩效考核进行过程中的问题 | 第30-34页 |
一、“潜规则” | 第30-31页 |
二、各种主观因素对考核过程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三、绩效考核机制本身不健全 | 第32-33页 |
四、考核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 第33-34页 |
第四节 考核结果以及赏罚过程中的问题 | 第34-37页 |
一、考核等级设置不当 | 第34-35页 |
二、主管负责人对于考核结果不重视 | 第35-36页 |
三、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脱钩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绩效考核问题产生原因 | 第37-44页 |
第一节 主观因素 | 第37-42页 |
一、相关心理学理论 | 第37-39页 |
二、主管领导个人想法 | 第39-40页 |
三、员工个人想法 | 第40-41页 |
四、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博弈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客观因素 | 第42-44页 |
一、相关政策 | 第42页 |
二、考核制度 | 第42-43页 |
三、行政体系的制约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对策 | 第44-53页 |
第一节 绩效考核前准备工作的完善 | 第44-48页 |
一、思想方面的工作 | 第44-45页 |
二、指标体系的完善 | 第45-47页 |
三、考核队伍 | 第47-48页 |
四、考核体制的制度化 | 第48页 |
第二节 实际考核过程的完善 | 第48-51页 |
一、考核程序及执行 | 第48-50页 |
二、监督、申诉体系 | 第50页 |
三、透明性 | 第50-51页 |
第三节 考核结果的使用 | 第51-53页 |
一、考核结果的总结分析 | 第51-52页 |
二、考核结果的使用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