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21-39页 |
1.1 引言 | 第21-23页 |
1.2 生物质能概述 | 第23-25页 |
1.3 生物质制备高品位液体燃料的技术途 | 第25-34页 |
1.3.1 生物质间接液化 | 第25-29页 |
1.3.2 生物质水热液化 | 第29页 |
1.3.3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 | 第29-33页 |
1.3.4 生物质水解液化 | 第33-34页 |
1.4 生物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组分以及直接应用 | 第34-39页 |
1.4.1 生物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34-36页 |
1.4.2 生物原油的组分分析 | 第36-37页 |
1.4.3 生物油的直接应用 | 第37-39页 |
2. 生物油提质改性研究综述 | 第39-55页 |
2.1 引言 | 第39页 |
2.2 生物油催化加氢脱氧 | 第39-45页 |
2.2.1 硫化态催化剂 | 第39-41页 |
2.2.2 贵金属催化剂 | 第41-44页 |
2.2.3 生物油加氢脱氧未来研究方向 | 第44-45页 |
2.3 生物油催化裂化 | 第45-48页 |
2.4 以稳定易燃含氧有机物为目标产物的生物油提质路线 | 第48-51页 |
2.5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 第51-55页 |
2.5.1 论文选题 | 第51-53页 |
2.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53-55页 |
3.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 第55-61页 |
3.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55-56页 |
3.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56-58页 |
3.3 实验流程 | 第58页 |
3.4 产物分析 | 第58-61页 |
3.4.1 气体产物分析 | 第58页 |
3.4.2 液体样品分析 | 第58-60页 |
3.4.3 回收催化剂的积碳分析 | 第60-61页 |
4. 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在超临界乙醇中的反应路径探索 | 第61-95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糠醛、乙酸在超临界乙醇下的反应 | 第61-77页 |
4.2.1 实验 | 第61-62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62-76页 |
4.2.3 小结 | 第76-77页 |
4.3 愈创木酚在乙醇中的反应研究 | 第77-90页 |
4.3.1 实验 | 第77页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77-90页 |
4.3.3 小结 | 第90页 |
4.4 模型化合物转化为理想产物的质量能量效率计算 | 第90-93页 |
4.4.1 乙酸酯化的质量能量效率计算 | 第91-92页 |
4.4.2 糠醛转化为理想产物的质量能量效率计算 | 第92页 |
4.4.3 愈创木酚转化为理想产物的质量能量效率计算 | 第92-9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5. 低醇油比条件下生物油在超临界乙醇中的提质研究 | 第95-119页 |
5.1 引言 | 第95页 |
5.2 实验 | 第95-96页 |
5.3 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96-98页 |
5.4 加氢-超临界两步提质与超临界一步提质的对比 | 第98-101页 |
5.5 催化剂对生物油超临界提质效果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5.5.1 活性金属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5.5.2 催化剂载体的作用 | 第102-104页 |
5.6 溶剂回收与循环利用 | 第104-106页 |
5.7 催化剂稳定性研究 | 第106-108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5.9 附录 | 第110-119页 |
6. 生物油中酸、酚、醛催化加氢酯化的研究 | 第119-134页 |
6.1 引言 | 第119-120页 |
6.2 实验 | 第120-121页 |
6.3 结果及讨论 | 第121-133页 |
6.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121-127页 |
6.3.2 加氢反应 | 第127-128页 |
6.3.3 酯化反应 | 第128-130页 |
6.3.4 一步加氢酯化反应 | 第130-131页 |
6.3.5 一步加氢酯化与分步加氢酯化的对比 | 第131-13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7. 酚类低聚物的提质改性研究 | 第134-153页 |
7.1 引言 | 第134-135页 |
7.2 实验 | 第135-137页 |
7.2.1 酚类低聚物的制备与进一步分离 | 第135-136页 |
7.2.2 酚类低聚物和模化物的加氢实验 | 第136-137页 |
7.2.3 产分析 | 第137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37-149页 |
7.3.1 酚类低聚物的2D ~1H-~(13)C HSQC NMR表征 | 第137-142页 |
7.3.2 酚类低聚物的加氢研究 | 第142-147页 |
7.3.3 低分子量酚类低聚物和高分子量酚类低聚物的加氢实验 | 第147-149页 |
7.4 结论 | 第149-150页 |
7.5 附录 | 第150-153页 |
8. 生物油分级提质的集成研究 | 第153-175页 |
8.1 引言 | 第153-154页 |
8.2 实验与方法 | 第154-155页 |
8.2.1 生物油分离方法以及生物油组分提质的实验方法 | 第154页 |
8.2.2 生物油组分及其提质产物的分析方法 | 第154页 |
8.2.3 基于Aspen plus的工艺流程分析 | 第154-155页 |
8.3 结果与讨论 | 第155-174页 |
8.3.1 生物油分离以及其组分表征 | 第155-161页 |
8.3.2 水相组分以及酚类低聚物的提质研究 | 第161-164页 |
8.3.3 基于Aspen Plus的生物质制备高品位液体燃料的流程模拟 | 第164-174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74-175页 |
9.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75-180页 |
9.1 全文研究内容与结论 | 第175-178页 |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78-179页 |
9.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79-180页 |
作者简历 | 第180-182页 |
1. 教育经历 | 第180页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80-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