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 论 | 第12-19页 |
·PRRSV 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 | 第12-13页 |
·PRRSV 基因组遗传变异 | 第13页 |
·PRRSV 的致病机理 | 第13-17页 |
·临床症状 | 第13页 |
·病理变化 | 第13-14页 |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 第14页 |
·持续感染 | 第14-15页 |
·PRRSV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第15-16页 |
·PRRSV 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 | 第16-17页 |
·猪瘟的预防 | 第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免疫期HP-PRRSV TJM 株弱毒苗对猪瘟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 第19-2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9-22页 |
·病毒与细胞 | 第19-20页 |
·试验动物与设计 | 第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0-21页 |
·流式细胞分析 | 第21页 |
·白细胞计数 | 第21页 |
·ELISA 抗体检测 | 第21-22页 |
·结果 | 第22-25页 |
·体温 | 第22页 |
·体重 | 第22-23页 |
·白细胞数量 | 第23页 |
·PRRSV 抗体水平 | 第23-24页 |
·CSFV 抗体水平 | 第24-25页 |
·T 细胞亚群 | 第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攻毒后HP-PRRSV TJM 株弱毒苗对猪瘟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 第27-4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7-28页 |
·病毒和细胞 | 第27页 |
·试验设计 | 第27页 |
·流式细胞分析 | 第27-28页 |
·白细胞计数 | 第28页 |
·ELISA 抗体检测和判定方法 | 第28页 |
·病理学观察 | 第28页 |
·攻击PRRSV 后的结果 | 第28-34页 |
·临床症状 | 第28-29页 |
·体重 | 第29-30页 |
·白细胞数量 | 第30页 |
·T 细胞亚群的变化 | 第30-31页 |
·解剖病理变化 | 第31-32页 |
·组织病理变化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攻击CSFV 后的结果 | 第34-41页 |
·临床症状 | 第34-35页 |
·体重 | 第35-36页 |
·白细胞数量 | 第36-37页 |
·T 细胞亚群 | 第37-38页 |
·解剖病理 | 第38页 |
·组织病理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