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敞车论文

C80B敞车散体货物压力分析与仿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内外重载货运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2 散体货物对敞车侧压力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散体对敞车侧压力分析的数值方法第19-33页
    2.1 散体材料简介第19-21页
        2.1.1 散体的定义第19页
        2.1.2 散体的物理性质第19-20页
        2.1.3 散体的计算模型第20-21页
    2.2 离散单元法第21-27页
        2.2.1 离散元软件第21-22页
        2.2.2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第22页
        2.2.3 基本方程第22-25页
        2.2.4 离散单元模型第25-26页
        2.2.5 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的步骤第26-27页
    2.3 有限单元法第27-30页
        2.3.1 散体材料的本构模型第28页
        2.3.2 ABAQUS中的Drucker-Prager准则第28-30页
        2.3.3 散体材料与敞车侧壁的接触分析第30页
    2.4 模拟方案设计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散体对敞车侧压力的理论计算第33-45页
    3.1 滑裂散体应力状态分析第33-36页
        3.1.1 滑裂散体受力分析第33-34页
        3.1.2 滑裂散体应力参数描述第34-35页
        3.1.3 敞车侧壁处侧压力系数计算第35-36页
    3.2 散体静侧压力的逐层渐进计算方法第36-40页
        3.2.1 作用在散体水平层单元上的各力第36-37页
        3.2.2 水平层单元的静力平衡方程第37页
        3.2.3 散体对敞车静侧压力合力及其作用位置第37-38页
        3.2.4 逐层渐进计算法的求解思路第38页
        3.2.5 逐层渐进计算法的求解步骤第38-39页
        3.2.6 算例验证第39-40页
    3.3 滑裂面特性分析第40-42页
        3.3.1 滑裂面形状分析第40-41页
        3.3.2 滑裂面水平倾角与顶宽分析第41-42页
    3.4 散体对敞车侧压力值计算第42-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散体对敞车侧压力的离散元模拟第45-61页
    4.1 敞车运动分析第45页
    4.2 离散元模拟方案第45-46页
    4.3 离散元模型建立第46-50页
        4.3.1 模型简化第46-47页
        4.3.2 颗粒生成方法第47-49页
        4.3.3 模拟参数设定第49-50页
    4.4 敞车静侧压力分析第50-52页
        4.4.1 不同粒度颗粒达到平衡时间第50-51页
        4.4.2 静侧压力分析第51-52页
    4.5 冲击载荷下敞车动侧压力分析第52-59页
        4.5.1 冲击阶段离散元模型求解步骤第52页
        4.5.2 颗粒半径对敞车运动不同阶段影响第52-55页
        4.5.3 颗粒半径对不同冲击阶段侧压力的影响第55-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散体货物对敞车端墙的冲击仿真第61-69页
    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1-63页
        5.1.1 车体模型的建立第61-62页
        5.1.2 材料本构模型及参数设置第62-63页
    5.2 散体货物对满载敞车的冲击仿真第63-68页
        5.2.1 敞车端墙变形分析第63-65页
        5.2.2 敞车端墙动应力分析第65-67页
        5.2.3 敞车端墙动侧压力分析第67-68页
    5.3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工程绞车的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
下一篇:层合金属隔振器动态特性分析与隔振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