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立法研究--以TRIPS协议为视角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8页
第2章 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的立法状况第8-13页
    2.1 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的立法沿革第8-10页
        2.1.1 附属刑法保护阶段第8-9页
        2.1.2 刑法典保护阶段第9-10页
    2.2 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的立法特点第10-13页
        2.2.1 立法倾向公权化第11页
        2.2.2 行为类型单一化第11-12页
        2.2.3 刑罚种类多样化第12-13页
第3章 TRIPS协议关于专利权刑法保护的内容第13-19页
    3.1 TRIPS协议对专利权刑法保护的要求第13-15页
        3.1.1 全方位保护原则第13-14页
        3.1.2 权利本位原则第14页
        3.1.3 罪刑相适应原则第14-15页
    3.2 TRIPS协议对于专利权刑法保护的规定第15-19页
        3.2.1 关于专利权授予和排除的规定第15-16页
        3.2.2 关于专利权权利内容的规定第16-17页
        3.2.3 关于专利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规定第17-19页
第4章 我国专利权刑法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28页
    4.1 立法模式单一第19-20页
        4.1.1 我国专利犯罪立法模式现状第19页
        4.1.2 我国专利犯罪立法模式的缺陷第19-20页
    4.2 罪名设置较少第20-22页
        4.2.1 我国专利犯罪罪名设置现状第20-21页
        4.2.2 我国专利犯罪罪名设置的缺陷第21-22页
    4.3 罪状设计不科学第22-26页
        4.3.1 我国专利犯罪罪状设计现状第22-23页
        4.3.2 我国专利犯罪罪状设计的缺陷第23-26页
    4.4 刑罚设定不恰当第26-28页
        4.4.1 我国专利犯罪刑罚设定现状第26页
        4.4.2 我国专利犯罪刑罚设定的缺陷第26-28页
第5章 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的立法建议第28-39页
    5.1 采用结合型刑法保护模式第28-29页
    5.2 构建专利犯罪罪名体系第29-33页
        5.2.1 增设非法实施专利罪第30-31页
        5.2.2 增设冒充专利罪第31-33页
    5.3 修改假冒专利罪第33-39页
        5.3.1 将简单罪状改为空白罪状第33-34页
        5.3.2 降低入罪门槛第34-36页
        5.3.3 分别确定发明专利和其他专利刑罚第36-39页
第6章 结论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度增设罪名乱象的反思与应对
下一篇:组织考试作弊罪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