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增设罪名乱象的反思与应对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第2章 过度增设罪名的表现 | 第9-17页 |
2.1 法益保护前置化 | 第9-12页 |
2.1.1 具体表现 | 第10-11页 |
2.1.2 正当性质疑 | 第11-12页 |
2.2 罪名虚置 | 第12-13页 |
2.2.1 具体表现 | 第12-13页 |
2.2.2 正当性质疑 | 第13页 |
2.3 罪名重复设置 | 第13-15页 |
2.3.1 具体表现 | 第13-14页 |
2.3.2 正当性质疑 | 第14-15页 |
2.4 过度犯罪化 | 第15-17页 |
2.4.1 具体表现 | 第15-16页 |
2.4.2 正当性质疑 | 第16-17页 |
第3章 过度增设罪名乱象的成因 | 第17-26页 |
3.1 盲目依赖刑法 | 第17-19页 |
3.1.1 风险刑法误区 | 第17-18页 |
3.1.2 工具刑法误区 | 第18-19页 |
3.2 修法程序不严谨 | 第19-21页 |
3.2.1 修法主体存疑 | 第20-21页 |
3.2.2 修法过程失当 | 第21页 |
3.3 过度回应民意 | 第21-24页 |
3.3.1 情绪立法质疑 | 第22页 |
3.3.2 民意准确性质疑 | 第22-24页 |
3.4 过于追求刑事法网的严密 | 第24-26页 |
3.4.1 目的错误 | 第24页 |
3.4.2 因果错误 | 第24-26页 |
第4章 过度增设罪名的危害 | 第26-32页 |
4.1 刑法权威性降低 | 第26-28页 |
4.1.1 破坏刑法稳定性 | 第26-27页 |
4.1.2 降低公众认同感 | 第27-28页 |
4.2 刑法成本虚耗 | 第28-29页 |
4.2.1 立法资源浪费 | 第28页 |
4.2.2 司法资源配置失衡 | 第28-29页 |
4.3 犯罪的不利后果加重 | 第29-32页 |
4.3.1 犯罪株连效应 | 第29-30页 |
4.3.2 犯罪标签效应 | 第30-32页 |
第5章 合理增设罪名的应对 | 第32-39页 |
5.1 增设罪名基本原则 | 第32-36页 |
5.1.1 刑法独立性判断原则 | 第32-34页 |
5.1.2 比例原则 | 第34-35页 |
5.1.3 穷尽解释原则 | 第35-36页 |
5.2 设立民意调研机制 | 第36-39页 |
5.2.1 民意收集机制 | 第36-37页 |
5.2.2 民意甄别机制 | 第37页 |
5.2.3 民意评估机制 | 第37-39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