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组织考试作弊罪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引言第7-9页
第2章:组织考试作弊行为之理解第9-21页
    2.1 对“组织”的理解第9-11页
        2.1.1 刑法理论中“组织”具有的含义第9-10页
        2.1.2 组织考试作弊行为中“组织”的内涵第10页
        2.1.3 组织考试作弊行为中“组织”的外延第10-11页
    2.2 对“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理解第11-15页
        2.2.1 我国“考试”的种类第11-13页
        2.2.2 关于“法律规定”的解释第13-14页
        2.2.3“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范围第14-15页
    2.3 对“考试作弊”的理解第15-18页
        2.3.1“考试作弊”与“一般考试违纪行为”第16页
        2.3.2 我国相关法律中“考试作弊”的规定的评析第16-17页
        2.3.3“考试作弊”的具体表现形式第17-18页
    2.4 对“被组织者”的理解第18-21页
        2.4.1“被组织者”的范围第18-19页
        2.4.2“被组织者”人数的要求第19-21页
第3章:刑法第284条之一第2款立法模式之解读第21-27页
    3.1 第284条之一第2款立法模式的性质第21-23页
        3.1.1“帮助犯正犯化说”与“帮助犯量刑规则说”之别第21-22页
        3.1.2“帮助犯量刑规则说”更加合理第22-23页
    3.2 第284条之一第2款立法模式的正当性第23-24页
        3.2.1 从总则和分则的关系的角度第23-24页
        3.2.2 从罪刑均衡的角度第24页
        3.2.3 从积极的一般预防的角度第24页
    3.3 第284条之一第2款立法模式的根据第24-27页
        3.3.1“突出打击重点论”和“避免刑罚畸轻论”之争第25页
        3.3.2 修正化的“避免刑罚畸轻论”更加准确第25-27页
第4章:组织考试作弊罪的着手和既遂标准第27-33页
    4.1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着手第27-30页
        4.1.1 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实行行为的界定第27-29页
        4.1.2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着手的认定第29-30页
    4.2 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既遂标准第30-33页
        4.2.1 行为犯的既遂标准第30-31页
        4.2.2 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既遂认定第31-33页
第5章: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共同犯罪第33-40页
    5.1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主犯与从犯第33-35页
        5.1.1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主犯的认定第34-35页
        5.1.2 组织考试作弊罪的从犯的认定第35页
    5.2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实行犯和帮助犯第35-40页
        5.2.1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实行犯的认定第35-36页
        5.2.2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的帮助犯的认定第36-37页
        5.2.3 不同情形下帮助犯的定性第37-40页
第6章:结语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专利权刑法保护立法研究--以TRIPS协议为视角
下一篇:拐卖妇女罪疑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