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喊麦亚文化的传播研究--以MC天佑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第9-10页
    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第10-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3.1 亚文化研究第11-15页
        1.3.2 对喊麦的研究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喊麦亚文化兴起第17-27页
    2.1 喊麦亚文化概况第17-21页
        2.1.1 喊麦直播亚文化第17-18页
        2.1.2 喊麦直播亚文化的形成原因第18-21页
    2.2 喊麦亚文化发展现状第21-23页
    2.3 喊麦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第23-27页
        2.3.1 主流文化引领喊麦亚文化的发展方向第23-24页
        2.3.2 亚文化丰富主流文化的内涵第24-26页
        2.3.3 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相互转化第26-27页
第三章 喊麦亚文化的特征第27-39页
    3.1 喊麦亚文化的表现风格第28-31页
        3.1.1 东北籍贯喊麦人第28-29页
        3.1.2 被主流音乐鄙夷的“东北乡村”说唱第29-31页
    3.2 喊麦亚文化的内涵第31-34页
        3.2.1 情感似的呼喊达成对社会现实的抵抗第32-33页
        3.2.2 草根角色颠覆的狂欢第33-34页
    3.3 喊麦亚文化的受众心理分析第34-39页
        3.3.1 个人和群体身份的建造和认同第35-36页
        3.3.2 消费的满足心理第36-38页
        3.3.3 满足其窥探欲第38-39页
第四章 媒介对于喊麦亚文化传播的影响第39-47页
    4.1 媒介推动喊麦亚文化被收编第39-41页
        4.1.1 被意识形态收编第39-40页
        4.1.2 被商业收编第40-41页
    4.2 媒介对于喊麦亚文化传播的影响第41-47页
        4.2.1 媒介对于喊麦亚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第41-43页
        4.2.2 媒介对于喊麦亚文化传播的消极影响第43-47页
第五章 引导“喊麦亚文化”方法与路径第47-53页
    5.1 重新解读新媒介语境下的喊麦亚文化第47-49页
        5.1.1 缥缈的风格第47-48页
        5.1.2 抵抗意义的消失第48页
        5.1.3 亚文化收编的悖论第48-49页
    5.2 加强作为亚文化受众的媒介素养第49-52页
        5.2.1 受众个人理性使用媒介技术第49-51页
        5.2.2 媒介构造合理的文化环境第51-52页
    5.3 警惕娱乐至死时代的资本狂欢第52-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媒体视角下民族节庆品牌传播研究--以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为例
下一篇:聚合类新闻APP品牌传播策略研究--以腾讯“天天快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