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掘进、导巷与支护论文

钢纤维混凝土在隧道薄弱部位初支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第11页
    1.3 实验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案设计第14-29页
    2.1 试验方案第14-21页
        2.1.1 试验内容第14页
        2.1.2 试验原料与基本性能第14-18页
        2.1.3 试验基本设计与变量控制第18-21页
    2.2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21-22页
        2.2.1 钢纤维混凝土水灰比设计第21页
        2.2.2 钢纤维混凝土的单位体积用水量第21页
        2.2.3 钢纤维混凝土砂率的确定第21-22页
        2.2.4 钢纤维混凝土砂和碎石的用量第22页
        2.2.5 外加剂的用量第22页
    2.3 钢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制备与养护第22-26页
    2.4 钢纤维混凝土的理论研究第26-28页
        2.4.1 钢纤维混凝土的纤维间距理论第26页
        2.4.2 钢纤维混凝土的复合力学理论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钢纤维混凝土强度试验第29-49页
    3.1 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第29-32页
        3.1.1 试验设备与方法第29-30页
        3.1.2 立方体轴向抗压强度试验数据第30-31页
        3.1.3 立方体轴向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第31-32页
    3.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第32-38页
        3.2.1 试验设备与方法第32-35页
        3.2.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数据第35页
        3.2.3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分析第35-38页
    3.3 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第38-45页
        3.3.1 试验设备与方法第38-40页
        3.3.2 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数据第40-41页
        3.3.3 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分析第41-45页
    3.4 钢纤维混凝土抗渗等级试验第45-48页
        3.4.1 试验设计原理第45-46页
        3.4.2 试验具体步骤与仪器第46-47页
        3.4.3 抗渗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钢纤维混凝土ABAQUS数值模拟分析第49-62页
    4.1 ABAQUS有限元基本原理第49页
    4.2 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的步骤第49-50页
    4.3 ABAQUS在混凝土轴压试验中的应用第50-57页
        4.3.1 素混凝土轴压试验数值模拟第50-51页
        4.3.2 钢纤维混凝土轴压试验数值模拟第51-55页
        4.3.3 混凝土轴压数值模拟分析与结论第55-57页
    4.4 ABAQUS在混凝土三点弯曲(抗折)试验中的应用第57-61页
        4.4.1 素混凝土三点弯曲二维数值模拟第57-58页
        4.4.2 钢纤维混凝土三点弯曲二维数值模拟第58-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钢纤维混凝土在隧道薄弱部位初支中的应用研究第62-83页
    5.1 隧道初期支护基本理论第62页
    5.2 喷射混凝土施工第62-65页
        5.2.1 喷射混凝土的基本原理第62-63页
        5.2.2 喷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第63-64页
        5.2.3 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第64-65页
    5.3 隧道实例工程概况第65-68页
    5.4 隧道监控量测结论与分析第68-79页
        5.4.1 围岩压力监控量测第68-72页
        5.4.2 钢筋应力监控量测第72-74页
        5.4.3 拱顶下沉监控量测第74-76页
        5.4.4 水平收敛监控量测第76-79页
        5.4.5 监控量测总结第79页
    5.5 篮家岩隧道开挖数值模拟与分析比对第79-82页
        5.5.1 篮家岩隧道(素混凝土初支)开挖二维数值模拟第79-80页
        5.5.2 篮家岩隧道(钢纤维混凝土初支)开挖二维数值模拟第80-82页
    5.6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6.1 结论第83-84页
    6.2 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峰山隧道开挖方法与围岩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不对称独塔斜拉桥转体施工关键构造与受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