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产权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1.1 产权理论的概述 | 第15-16页 |
2.1.2 产权制度 | 第16-18页 |
2.1.3 产权结构 | 第18页 |
2.2 法人治理结构理论 | 第18-21页 |
2.2.1 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 | 第18-20页 |
2.2.2 法人治理结构的原则 | 第20页 |
2.2.3 法人治理结构要解决的问题 | 第20-21页 |
2.3 产权结构对法人治理结构影响 | 第21-23页 |
2.3.1 产权结构对决策机制的影响 | 第21页 |
2.3.2 产权结构对监督机制的影响 | 第21页 |
2.3.3 产权结构对激励机制的影响 | 第21-23页 |
3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31页 |
3.1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 第23-24页 |
3.2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3.2.1 股东大会丧失最高权利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 第24-25页 |
3.2.2 股东权利难以保障 | 第25页 |
3.2.3 董事会职责定位混乱 | 第25-26页 |
3.2.4 监事会监督权利有限 | 第26页 |
3.2.5 高级管理层缺乏有效激励 | 第26页 |
3.3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3.3.1 外部原因—行政力量的介入 | 第26-27页 |
3.3.2 内部原因—产权结构 | 第27-31页 |
4 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经验借鉴 | 第31-37页 |
4.1 德国合作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31-34页 |
4.1.1 德国合作银行的组织结构 | 第32-33页 |
4.1.2 德国合作银行的业务经营 | 第33页 |
4.1.3 德国合作银行的风险防范 | 第33-34页 |
4.2 国内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34-35页 |
4.2.1 江苏常熟市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34页 |
4.2.2 湖北十堰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34-35页 |
4.3 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经验借鉴 | 第35-37页 |
4.3.1 保障法人治理结构的独立性 | 第35页 |
4.3.2 构建适度集中的产权结构 | 第35-36页 |
4.3.3 完善农村商业银行运行的配套制度 | 第36-37页 |
5 促进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调整的建议 | 第37-41页 |
5.1 完善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第37-38页 |
5.1.1 保护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 | 第37页 |
5.1.2 构建适度集中的产权结构 | 第37页 |
5.1.3 逐步建立市场化的产权约束制度 | 第37-38页 |
5.2 理顺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38-39页 |
5.2.1 理顺农村商业银行的外部管理机制 | 第38页 |
5.2.2 理顺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 | 第38-39页 |
5.3 构建系统性的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配套体系 | 第39-41页 |
5.3.1 构建合理的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监管体系 | 第39-40页 |
5.3.2 构建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 第40-4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