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偏差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本文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本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1.3.1 本文结构第12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4-22页
    2.1 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及特征第14-15页
        2.1.1 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第14页
        2.1.2 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第14-15页
    2.2 证券投资基金的产生和发展第15-22页
        2.2.1 证券投资基金的产生第15页
        2.2.2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第15-17页
        2.2.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产生第17-19页
        2.2.4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第19-20页
        2.2.5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前景第20-22页
第三章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架构第22-32页
    3.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体制的变迁第22-23页
        3.1.1 分散监管时期第22页
        3.1.2 多头监管时期第22-23页
        3.1.3 集中监管时期第23页
    3.2 当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第23-27页
        3.2.1 基金监管的法律体系第23-24页
        3.2.2 基金监管的组织体系第24-27页
    3.3 组织形式比较第27-32页
        3.3.1 各国基金组织形式比较第27-28页
        3.3.2 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比较第28-29页
        3.3.3 公司型基金的制度比较优势第29-32页
第四章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32-48页
    4.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现状第32-34页
        4.1.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研究第32页
        4.1.2 民营企业主从事基金业务难第32-33页
        4.1.3 缺乏考核机制排名不科学第33-34页
        4.1.4 基金收益并不乐观第34页
    4.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实证研究第34-48页
        4.2.1 基金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第34-36页
        4.2.2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缺乏足够的避险措施第36页
        4.2.3 信息披露不完善,时效性不强第36-37页
        4.2.4 换手率奇高、投机氛围浓重第37-40页
        4.2.5 明星开放式基金关闭申购第40-42页
        4.2.6 基金命名缺少规则名不副实第42-43页
        4.2.7 契约宽泛基金名不副实第43-45页
        4.2.8 基金公司持股质量实证分析第45-48页
第五章 华夏大盘精选的投资偏差案例分析研究第48-56页
    5.1 公司概况第48-49页
    5.2 华夏大盘精选投资回报第49-50页
    5.3 华夏大盘精选投资行为偏差第50-56页
        5.3.1 名不符实的大盘基金第50-52页
        5.3.2 “大盘股”定义的争议第52页
        5.3.3 高换手率之殇第52-54页
        5.3.4 “炒”股涉嫌违背契约第54页
        5.3.5 业绩掩盖下的问题第54-56页
第六章 结论第56-64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56页
    6.2 完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价值投资行为的对策建议第56-64页
        6.2.1 改进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第57页
        6.2.2 优化基金管理收入结构第57-58页
        6.2.3 建立稳定的基金治理机制第58页
        6.2.4 完善证券市场制度体系第58-59页
        6.2.5 加快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步伐第59-60页
        6.2.6 推进投资者投资理念教育第60-61页
        6.2.7 加强市场化的基金监管第61-62页
        6.2.8 允许多种企业从事基金业务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晨集团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业务流程再造
下一篇:辽宁演艺集团电子商务系统的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