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2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 既有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一章 现有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规则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32页 |
第一节 民间借贷利率相关规则与政策梳理 | 第21-26页 |
一、 有关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则框架 | 第21-24页 |
二、 各地有关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指导意见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规则合理性的质疑 | 第26-28页 |
第三节 探究民间借贷利率政策改革的司法路径 | 第28-32页 |
第二章 有关民间借贷利率纠纷案件的实证研究 | 第32-56页 |
第一节 统计数据来源与概况——以浙江省相关案件为样本 | 第32-39页 |
一、 研究设计和经验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二、 浙江省有关民间借贷利率纠纷案件概况 | 第33-39页 |
第二节 法官判定的利息保护方式 | 第39-48页 |
一、 法官对四倍利率规则的适用方式 | 第39-41页 |
二、 法官的初始判决结果 | 第41-43页 |
三、 法官的判决结果类型 | 第43-48页 |
第三节 案件因素与判决类型的关联与回归分析 | 第48-54页 |
一、 关联性分析 | 第48-52页 |
二、 MLOGIT 模型回归分析 | 第52-54页 |
第四节 对数据统计结果的思考 | 第54-56页 |
第三章 司法差异性之现状对立法改革进路的反思 | 第56-70页 |
第一节 域外立法规则与司法现状之借鉴 | 第56-62页 |
一、 立法规制模式 | 第56-59页 |
二、 法官自由裁量模式 | 第59-60页 |
三、 灵活变动模式 | 第60-61页 |
四、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二节 民间借贷利率规则完善路径的探讨 | 第62-67页 |
一、 有关区分借款用途或借贷主体的讨论 | 第62-65页 |
二、 以借贷金额和借贷期限为依据制定利率规则 | 第65-66页 |
三、 对区分担保情况的讨论 | 第66-67页 |
四、 将区域性差异因素纳入利率政策制定的考量范围 | 第67页 |
第三节 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框架构想 | 第67-69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民间金融的司法逻辑 | 第70-76页 |
第一节 国家体制下的司法定位 | 第70-71页 |
第二节 民间金融规范中的能动司法 | 第71-73页 |
第三节 民间借贷利率纠纷中的法官思考 | 第73-7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后记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