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 | 第14-17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3.2 研究理论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第2章 泉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21-37页 |
2.1 泉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21-29页 |
2.1.1 老农保的创办阶段(1986-1991) | 第21页 |
2.1.2 老农保的发展及停滞阶段(1992-2009) | 第21-24页 |
2.1.3 新农保、城居保的迅猛发展阶段(2009至今) | 第24-25页 |
2.1.4 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2006至今) | 第25-29页 |
2.2 泉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 | 第29-37页 |
第3章 泉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 | 第37-57页 |
3.1 主要问题 | 第37-49页 |
3.1.1 地方政府方面 | 第37-41页 |
3.1.2 集体社会方面 | 第41页 |
3.1.3 参保个人方面 | 第41-49页 |
3.2 原因分析 | 第49-57页 |
3.2.1 地方政府层面的行为选择 | 第49-55页 |
3.2.2 集体社会层面的行为选择 | 第55页 |
3.2.3 参保个人层面的行为选择 | 第55-57页 |
第4章 国内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及经验借鉴 | 第57-65页 |
4.1 国外情况 | 第57-61页 |
4.1.1 德国的“投保资助型”农民养老保险模式 | 第57-59页 |
4.1.2 新加坡的“自助型”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 第59-61页 |
4.2 国内情况 | 第61-65页 |
4.2.1 浙江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第61页 |
4.2.2 厦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第61-65页 |
第5章 泉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对策 | 第65-75页 |
5.1 落实各级政府责任 | 第65-69页 |
5.1.1 完善各级政府财政合理分担机制 | 第65-67页 |
5.1.2 建立基础养老金的稳步调整机制 | 第67页 |
5.1.3 促进基金规范管理、可持续发展 | 第67-68页 |
5.1.4 逐步提高基金统筹层次 | 第68-69页 |
5.2 拓展基金补助资助渠道 | 第69-70页 |
5.2.1 扩大基金筹资来源 | 第69-70页 |
5.2.2 建立评比考核制度 | 第70页 |
5.3 建立参保个人激励机制 | 第70-72页 |
5.3.1 建立多缴多得的个人缴费激励机制 | 第70-71页 |
5.3.2 建立长缴多得的个人缴费激励机制 | 第71-72页 |
5.3.3 建立参保人员丧葬补助政策 | 第72页 |
5.4 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水平 | 第72-75页 |
5.4.1 提高群众参保意识 | 第72-73页 |
5.4.2 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5-7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76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附录A | 第83-85页 |
附录B | 第85-8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