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我国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立法的脉络与问题 | 第12-24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的演进 | 第12-17页 |
一、我国古代刑事和解案件范围 | 第12-13页 |
二、我国近代刑事和解案件范围 | 第13-14页 |
三、我国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立法的现状 | 第14-17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的问题及原因 | 第17-24页 |
一、刑事和解案件范围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二、刑事和解案件范围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我国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的焦点探析 | 第24-35页 |
第一节 各影响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的相关因素 | 第24-29页 |
一、揭示客观事实 | 第25页 |
二、当事人的内心博弈 | 第25-27页 |
三、意志外因素 | 第27-29页 |
第二节 重罪案件的刑事和解 | 第29-35页 |
一、几种重罪标准的比较 | 第29-30页 |
二、重罪和解的可行性 | 第30-32页 |
三、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域外比较与借鉴 | 第35-47页 |
第一节 域外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立法与实践之考察 | 第35-38页 |
一、英美法系刑事和解案件范围 | 第35-36页 |
二、大陆法系刑事和解案件范围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外国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立法与实践之比较 | 第38-42页 |
一、外国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立法与实践的简析 | 第38-40页 |
二、外国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立法与实践的异同 | 第40-42页 |
第三节 不同国家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立法与实践之借鉴 | 第42-47页 |
一、刑事和解法规的健全 | 第42-43页 |
二、扩大刑事和解案件范围需要理论支点 | 第43-44页 |
三、刑事和解案件范围标准的德国经验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完善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的初步构想 | 第47-52页 |
第一节 调整现行刑事和解案件范围 | 第47-49页 |
一、正确发挥影响因素的作用 | 第47-48页 |
二、理性选择刑事和解适用范围 | 第48-49页 |
三、刑事和解案件范围标准的再拟定 | 第49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的改革进路 | 第49-52页 |
一、寻找扩大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的理论支撑 | 第49-51页 |
二、刑事和解案件范围的阶段性完善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