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未决羁押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0页
第一章 未决羁押概述与适用现状第10-18页
    第一节 未决羁押制度的概念第10-11页
    第二节 未决羁押制度的功能第11-14页
        一、保障性功能第12页
        二、保护性功能第12页
        三、预防危险性功能第12-13页
        四、惩罚教育功能第13页
        五、获取证据功能第13-14页
    第三节 我国未决羁押的适用现状第14-18页
        一、未决羁押率高第14-15页
        二、未决羁押期限长第15页
        三、羁押变更率低第15-18页
第二章 对我国未决羁押适用现状的原因分析第18-26页
    第一节 从成文法角度分析第18-21页
        一、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与期限第18页
        二、逮捕的适用条件与期限第18-19页
        三、延长羁押的条件第19-20页
        四、变更强制措施的条件第20-21页
    第二节 从诉讼机制的角度分析第21-23页
        一、从绩效考核机制的角度分析第21-22页
        二、从公检法分工的角度分析第22页
        三、行政干预过多第22-23页
    第三节 新《刑事诉讼法》没有解决未决羁押的根本缺陷第23-26页
第三章 未决羁押的立法建议第26-32页
    第一节 设置独立于逮捕的羁押理由第26-27页
    第二节 设置最高的未决羁押期限第27页
    第三节 细化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第27-29页
    第四节 赋予被羁押人申请法院救济的权利第29-32页
第四章 非法羁押的程序性制裁第32-40页
    第一节 程序性制裁的性质第32-34页
    第二节 程序性制裁的正当性第34-36页
    第三节 程序性制裁的局限性第36页
    第四节 程序性制裁在未决羁押中的适用第36-40页
        一、程序性裁判主体第37页
        二、程序性裁判审判方式第37页
        三、程序性裁判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第37-38页
        四、程序性裁判的裁判形式第38页
        五、程序性裁判的救济方式第38-40页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学生英语厌学业的原因及解决策略研究--以南阳幼儿师范学校为例
下一篇:运用小组合作和以读促说提高独立院校大学生口语能力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