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我国税收黑名单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方法第11页
    1.3 研究的创新点第11页
    1.4 研究框架第11-13页
第2章 税收黑名单制度的内容第13-17页
    2.1 税收黑名单制度的源起以及发展历程第13-14页
    2.2 税收黑名单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2.3 税收黑名单制度的作用第15-17页
        2.3.1 引导作用第15-16页
        2.3.2 威慑作用第16-17页
第3章 我国实行税收黑名单制度的必要性第17-21页
    3.1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必要途径第17页
    3.2 以德治税和依法治税相结合的必然要求第17-18页
    3.3 贯彻以风险为导向的税收管理理念的具体举措第18-19页
    3.4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第19页
    3.5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第19-21页
第4章 我国税收黑名单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4.1 立法层面的问题第21-22页
        4.1.1 税收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税收诚信缺失第21页
        4.1.2 税收法律制度未能得到完全统一、规范的执行第21-22页
    4.2 税收管理层面问题第22-23页
第5章 税收诚信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与借鉴第23-26页
    5.1 税收诚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以美国为例第23-24页
        5.1.1 具有完备的税法体系第23页
        5.1.2 以税收服务为理念第23页
        5.1.3 完善的税务代理体系第23-24页
    5.2 国际税收诚信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第24-26页
第6章 我国实行税收黑名单制度的建议措施第26-32页
    6.1 从立法和执法层面落实税收黑名单制度第26-27页
    6.2 税收黑名单应能全国统一查询第27页
    6.3 加强国际防范,防止跨国避税第27-28页
    6.4 强化税收检查制度,发挥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第28-30页
    6.5 完善纳税信用等级的评价体系第30-31页
    6.6 落实纳税服务考核,提高主观能动性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后记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和模式研究--以HR集团建设希望小镇为例
下一篇: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创新:“延伸”+“互动”+“整合”--基于内蒙古、陕西、青海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