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四、个案样本简介 | 第16-17页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17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乡村治理主体的历史变迁 | 第19-25页 |
一、传统乡村社会的有限“自治” | 第19-20页 |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乡村治理中的全能型政府 | 第20-21页 |
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催生的村民自治 | 第21-22页 |
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下新兴企业力量的异军突起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以HR集团为标本的新兴企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和模式嬗变 | 第25-44页 |
一、乡村捐献:企业公关的典型手法 | 第25-26页 |
二、营造和谐的社区关系:企业支农模式的创新和深化 | 第26-41页 |
(一) 构建良好企业社区关系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二) 新农村建设实验标本的希望小镇 | 第27-29页 |
(三) 百色希望小镇的建设 | 第29-40页 |
(四) 可复制的希望小镇 | 第40-41页 |
三、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乡村逐渐成为工商资本的新宠 | 第41-4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4-46页 |
一、企业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与发展趋势 | 第44页 |
二、企业及工商资本逐利性与乡村治理多元属性的兼容与互利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附录一:社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 第49-51页 |
附录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利润分配方式 | 第51-52页 |
附录三:百色希望小镇社区党支部服务群众活动承诺书 | 第52-54页 |
附录四:居民议事会议事流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