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的能力思想及其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能力贫困问题的启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9页
    一、选题缘由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 理论意义第9-10页
        (二) 现实意义第10页
    三、研究现状第10-16页
        (一) 马克思的能力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二) 新生代农民工能力贫困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6-19页
        (一) 研究思路第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三) 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一章 马克思的能力思想第19-33页
    一、能力:人“唯一的原始的财富”第19-24页
        (一) 能力是人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第19-20页
        (二) 以劳动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构成了人“唯一的原始的财富”第20-24页
    二、从“原始的丰富”走向“自由个性”:能力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逐渐推进的过程第24-26页
        (一) 历史是能力从“原始的丰富”走向“自由个性”的发展史第24-25页
        (二) 每个人能力全面自由的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目的所在第25-26页
    三、从“物的依赖”到“能力依赖”:社会应使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与发挥能力第26-33页
        (一) 实现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是人能力全面自由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第26-28页
        (二) 消灭旧式分工,在实现占有生产力总和的前提下实现真正的劳动变换第28-29页
        (三) 增加自由时间给予个人能力充分发展的空间第29-30页
        (四) 提供教育以摆脱分工对每个人能力发展的片面性第30页
        (五) 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是人获得能力发展条件的重要条件第30-31页
        (六) 任何人的职责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第31-33页
第二章 马克思能力思想指导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力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第33-46页
    一、新生代农民工能力贫困现状分析第33-38页
        (一) 劳动能力第34-36页
        (二) 消费能力第36-38页
    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能力贫困现状的原因分析第38-46页
        (一) 二元户籍制度的不完善使农民工缺乏能力维持和发展的物质资源第38-39页
        (二) 不平等的就业制度恶化了分工对农民工能力发展的消极影响第39-41页
        (三) 缺乏自由时间提高必要的劳动技能第41-42页
        (四) 教育及培训的缺失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能力的片面性第42-43页
        (五) 薄弱的社会交往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获得能力发展的条件第43-46页
第三章 马克思能力思想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能力贫困问题的启示第46-54页
    一、创造相关制度性条件逐步推进其能力由量到质的发展第46-49页
        (一) 创新改革户籍政策,提供能力平等发展的物质福利第46-48页
        (二) 改革劳动就业制度,给予劳动能力平等、充分发展的条件第48-49页
    二、突出教育地位,多渠道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第49-51页
        (一) 拓宽教育培训途径,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高劳动技能第49-50页
        (二) 企业确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培训理念,形成系统培训体系第50-51页
    三、营造友善健康的社会交往环境,建构有利于能力发展的人文条件第51-52页
    四、全面发挥农民工主观能动性,以个人行动克服能力贫困现状第52-54页
        (一) 以马克思能力思想为指导来看待自己的能力发展第52-53页
        (二) 全面提高劳动能力和消费能力,努力转化自身弱势处境第53-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K公司内部审计体系专业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OVM公司国际化人才培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