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我国法官弹劾制度构建论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一、绪论第6-14页
    (一)选题背景第6-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三)研究现状第9-12页
    (四)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五)创新点第13-14页
二、法官弹劾制度的概念及功能和意义第14-22页
    (一)弹劾制度的历史考察第14-17页
        1. 弹劾制度在古代中国的表现第14-16页
        2. 现代西方的弹劾制度第16-17页
    (二)法官弹劾制度及相关概念辨析第17-19页
        1. 法官弹劾制度的概念第17-18页
        2. 法官弹劾制度与法官惩戒制度第18-19页
    (三)法官弹劾制度的功能和意义第19-22页
        1. 法官弹劾制度的功能第19-20页
        2. 法官弹劾制度的意义第20-22页
三、法官弹劾与法官罢免的制度衔接第22-30页
    (一)法官弹劾与法官罢免制的辨析第22-23页
    (二)法官罢免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3-26页
        1. 罢免权主体多元化、地方化、行政化严重第23-24页
        2. 罢免事由行政化严重第24-25页
        3. 罢免程序行政化,过于简单第25-26页
    (三)法官罢免制度的实践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6-30页
        1.“议行合一”政治体制对法官罢免制度的影响第26-27页
        2. 党管干部体制对法官罢免制度的影响第27页
        3. 行政化管理的司法体制对法官罢免制度的影响第27-28页
        4. 错案追究制度对我国法官罢免制度的影响第28-29页
        5. 人大罢免制度存在一系列运行障碍第29-30页
四、域外典型国家法官弹劾制度的考察与启示第30-39页
    (一)议会弹劾模式的法官弹劾制度一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第30-34页
        1. 美国的法官弹劾制度—议会直接弹劾模式第30-32页
        2. 日本的法官弹劾制度—议会组织专门机关弹劾模式第32-34页
    (二)宪法法院弹劾模式的法官弹劾制度—德国法官弹劾制度第34-35页
    (三)域外法官弹劾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5-39页
五、我国法官弹劾制度的构建第39-55页
    (一)我国构建法官弹劾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9-43页
        1. 我国构建法官弹劾制度的必要性第39-42页
        2. 我国构建法官弹劾制度的可行性第42-43页
    (二)构建我国法官弹劾制度的基本思路第43-45页
        1. 借鉴西方法官弹劾制度先进成果第43-44页
        2. 以宪法为依据建立我国法官弹劾制度第44页
        3. 明确法官弹劾制度是对法官职业身份的保障第44-45页
    (三)构建我国法官弹劾制度应遵循的原则第45-46页
        1. 合法性原则第45页
        2. 维护司法独立原则第45-46页
        3.“正当程序”原则第46页
    (四)我国法官弹劾制度的具体构建第46-55页
        1. 弹劾主体第46-47页
        2. 弹劾事由第47-52页
        3. 弹劾程序第52-54页
        4. 弹劾后果第54-55页
六、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比特产品定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区位和邻里特征的住宅价格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