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资料来源与方法 | 第13-19页 |
2.1 资料来源 | 第13-14页 |
2.1.1 数据来源 | 第13页 |
2.1.2 质量控制 | 第13-1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2.2.1 健康指标 | 第14页 |
2.2.2 相关变量 | 第14-15页 |
2.2.3 健康公平性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2.2.4 健康不平等的分解方法 | 第16-17页 |
2.2.5 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结果 | 第19-32页 |
3.1 基本描述 | 第19-21页 |
3.1.1 样本区(县)的社会经济情况 | 第19页 |
3.1.2 样本区(县)的健康情况 | 第19-20页 |
3.1.3 样本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 第20-21页 |
3.2 不同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 第21-26页 |
3.2.1 城乡居民的健康分布情况 | 第21-23页 |
3.2.2 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的健康分布情况 | 第23-26页 |
3.3 不同地区居民的健康公平性分析 | 第26-29页 |
3.3.1 城乡居民的健康公平性 | 第26-28页 |
3.3.2 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的健康公平性 | 第28-29页 |
3.4 与收入相关的自评健康不平等的分解 | 第29-32页 |
3.4.1 自评健康Logit回归模型分析 | 第29-30页 |
3.4.2 自评健康的集中指数分解 | 第30-32页 |
讨论 | 第32-35页 |
4.1 居民的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一定的梯度关系 | 第32页 |
4.2 中部慢性病患病公平性好于东部和西部,城市自评健康公平性好于农村 | 第32-33页 |
4.3 自评健康不平等的贡献中,收入和地区因素较重要 | 第33-34页 |
4.4 研究的局限性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综述 | 第38-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0页 |